第44章 韶颜得救(第 3/3 页)
皇宫上书房,太监卢成英缓步上前,呈上奏折,一字一句说道:“陛下,齐鲁那边刚送来了睿王的奏折。”
周元基放下手中的奏折,接过卢成英呈上来的奏折,从头至尾仔仔细细读了遍。
卢成英退至一旁,岂料周元基看完奏折直接便将睿王的奏折摔到了地上。卢成英急忙将奏折捡起,轻放在书桌的一角。
周元基怒不可遏,冷哼一声说道:“朕承太祖、太宗、世祖弘业三十八年,于兹兢兢业业,体恤臣工,惠养百姓,维以治安天下。朕唯有二子,自其幼时便谆谆教导,安然元良皆均不遵朕训,专擅威权,鸠聚党羽。朕尚冀其悔过自新,故隐忍优容至于今日。弹指间已七八年矣,其仍无悔过之心,今二人竟信口雌黄相推诿,真当朕的双目被蒙蔽了不成?”
卢成英劝道:“陛下切勿动气,如若伤了龙体奴才可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周元基的胸腔剧烈起伏着,激动地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约莫有一炷香功夫,他才缓缓说道:“时至今日,文武百官谏言使朕册太子之折亦恐要堆成山矣,虽太子不立国本不安,亦非朕不欲立太子,实为北魏百年基业万不能毁与朕手,宁不立,亦不能为此千古罪人。”
卢成英说道:“奴才曾闻人言,詹公曾赞陛下乃千古名君。”
周元基闻言,心中的怒火霎时间熄灭了少许,剑眉一挑,问道:“哦?果真是詹公所言?”
卢成英回道:“确有此事,詹公的确这般称赞过陛下。”
周元基暗自得意,长袖一拂,唇间含笑:“还是詹公懂朕,不过,千古名君这恭维着实有些太过。”
卢成英轻吁了口气,他也是心急便随意编了局胡话,可总算是把陛下的怒火给压制住了,如若不然遭殃的又不知是谁。
“成英,传朕口谕,即刻彻查齐鲁贪墨杀人案,切记,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府衙县令,告知宁哲一视同仁,秉公办理。”
周元基是铁了心要把此次齐鲁贪墨杀人案的幕后元凶给揪出来,卢成英领了旨,不敢拖延,又不敢加以他人,只能拖着疲累的身子出宫传旨。
陆韶华独自一人坐在后花园的凉亭中,反复看着粮店的账本,想要从这粮店的账本中找出些许蛛丝马迹,她有种预感,总觉得这巡抚衙门中仍然有人暗自在帮助周承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