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懿王巧辩(第 2/2 页)
周弘致大惊失色,他不相信张世超会背叛他,毕竟在齐鲁之时,张世超那个贪生怕死的模样,愿已料定他是不会反水,可谁成想,这张世超竟然不顾全族性命向陛下弹劾他。
周弘致面色苍白,脑海中想到了一人,或许这事可以全推在他身上。
“父皇圣明,曹州百姓被杀之事与儿臣毫无关系,儿臣还未到曹州便已发生了惨案,曹州知府陈清明经彻查才得知此事是睿王授意,至于赈灾粮被卖一事,儿臣一无所知,赈灾钱粮发放一事,儿臣是全权交于张世超协办,至于为何睿王和张世超会异口同声弹劾儿臣也是无从得知。自儿臣被授命以来,日日殚精竭虑,可谓食不下咽睡不安眠,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解决齐鲁灾荒,岂料在即将功成之际被召回京,儿臣不敢有一句怨言,只希望父皇能秉公彻查,还儿臣一个公道。”
周弘致颠倒黑白,说的是振振有词,周元基气得周身都有些颤抖:“周弘致,你好大的胆子,只当朕是老眼昏花不成?事到如今你还不明白朕为何要传你回京吗?还想将罪责推于旁人?”
周元基其实并不知真实情况,齐鲁是王氏的势力范围,他并未接到王氏密报,也是想试探一番,看看周弘致的反应。
原本此次临时召周弘致回京就是宁妃再三恳求,可如今周弘致和周承昀二人各执一词,这让周元基有些晕头转向,不知该听信谁之言,直至刑部衙门的折子递上来,所述之事与周承昀所奏基本一致,至此,周元基才稍微打消了些对周承昀的怀疑,开始怀疑周弘致所呈上奏折的真实性。
周弘致的头都快贴到地上,几乎是带着哭腔:“父皇,儿臣冤枉,就算给儿臣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肆意屠杀百姓,更加不敢贪墨赈灾钱粮,父皇明察。”
周元基背过身去,怒喝道:“自今日起,在府中思过反省,没有朕的命令,不许出府半步。”
周弘致心知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不敢再多言一句,装腔作势地擦了擦眼角,应了声:“诺。”
卢成英一直低着头一言不发,整个人就像不存在一般,但周弘致在临出门前,还是狠狠地撇了他一眼,卢成英再度把头压低了三分,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
回到了府中,周弘致顾不上休息,修书一封,将张世超叛变反水之事告知给王家族长王仁甫。周弘致在信里并未说如何处置,他相信王仁甫能够妥善处理此事。
齐鲁泉城,张世超正匆匆忙忙地在田垄间奔跑着,顾不上被泥土打湿的鞋袜和坑坑洼洼的地面,有好几次都差些摔倒,幸好身后的张成良扶了他一把,这才免得摔倒。
周承昀一行人正在地里帮农户播种,詹子濯和陆韶华从未做过农活,对什么都新奇的很,詹子濯学得倒挺快,只是看了几遍便很快就能上手了,还做的不错,倒是陆韶华,拿着搞头刨地,有点用力过猛,差点把自己的脚弄伤,吓得周承昀赶忙从陆韶华手中接过农具,从农妇手中取了放种子的框交给陆韶华。
陆韶华又去问了农妇,得知只需在那些挖好的坑里放置两颗到三颗玉米即可,便又兴高采烈地播种去了。
陆韶华只管播种,速度很快,周承昀和詹子濯两个人眼见跟不上陆韶华的速度,有些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