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路遇饥民,粮食被盗(第 2/4 页)
一位衣衫褴褛,瘦的仅剩皮包骨的老婆婆走到陆韶华身边跪下,嘴里不停地呢喃:“行行好吧,给口吃的吧。”
陆韶华的干粮早已分发给了饥民,她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向周承昀求助。而此时周承昀正和詹子濯在路旁议事。
“你确定要这么做?”詹子濯不安地看着运钱粮的车队,“这些钱粮可是后宫的,如若没有全数抵达齐鲁,这后果.......”
“总不能置之不理,别忘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别说了,本王心意已决。”
周承昀说完便朝着身后的侍卫宁飞羽说道:“卸一百石大米,将其分发给百姓。”
宁飞羽对周承昀的命令不会有任何质疑,周承昀如何说他便如何做,领了令便去协调发粮之事。
百姓们也不知道他们拦下的是谁,只听说要发粮,众人感恩万谢,不停地在路边磕头。
陆韶华在路边拿着水壶给老婆婆喂水,听到周承昀下令发粮的消息,总算心情好了一些。
发完粮天色渐晚,众人收拾停当便又开始赶路。
陆韶华不知道的是,她的离京导致长安城已然乱成了一锅粥,起先刑部来陆府传唤,众人也才得知陆韶华离京的事,可不知怎么回事,事情传到了士林的耳里却成了陆韶华右手被废,心灰意冷从此封笔,打算归隐山林。
北魏好不容易才出了陆韶华这样的才女,更何况还是高门之后,如今在长安城中受了这样的委屈,众人又岂能坐视不理,一时间要求刑部严惩凶手的奏折像雪花一样飞进了皇宫之中。
虽说陆文德在朝堂之上已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辟了谣,说明了自己的女儿只是奉睿王之命前去齐鲁,可谁知此言一出竟越发不得了,一位白发白须年事已高的满姓文官一连在朝堂上三叩首,大呼三声得女如此北魏大兴。
陆韶华这下可算得上是北魏的名士了,世人觉得她文采了得又胸怀天下,甚至皇帝周元基都想过等她回京封她个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以示褒奖。
而这一切陆韶华全然不知,约莫亥时她才在雒阳驿站里坚硬的木板床上睡下,这已经是驿站里最好的床了,许多士兵也只能支帐篷在帐篷里凑活一晚。
周承昀没有睡意,詹子濯也睡不着,宁飞羽打了两只野兔,两人便围坐在火堆旁等着吃烤野兔。
“你为什么不拦住陆韶华?她就不应该去齐鲁!”
“拦得住吗?”
“在你府中的时候,你不也没拦住吗?况且我觉得她说得蛮有道理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可惜她是个女子。”
“幸好她是女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