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詹府拜师,詹公苦心(第 1/3 页)
陆韶华差小钰打探了小半天,才知道了朝堂之上父亲极力推荐睿王亲力监办赈灾之事,而皇帝的旨意却是让懿王监办。这对于她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按照正常发展,齐鲁旱灾应该是睿王监办的,如今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难不成都是因为她和父亲说了懿王造反的原因?难不成懿王造反要提前?
陆韶华越想越觉得惴惴不安,她去了趟户部想和父亲陆文德谈一谈,可谁知陆文德忙得焦头烂额,压根腾不出时间和她见面,无奈,陆韶华也只能打道回府。
其实,惴惴不安的不止陆韶华一人,圣旨一下,朝堂上和周弘致站在对立面的诸多朝臣心里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夺嫡之争不是儿戏,非生即死,此时所有北魏官员的选择尤为重要。不只是被众臣的阴霾心情所影响,又或许是由于齐鲁旱灾的关系,整个长安城一整日都沉寂在白茫茫的迷雾之中,久久不能散去。
户部的钱粮还未准备齐全,却已经到了拜师的日子,这日陆韶华起了个大早,一大早便将早已写好裱好的诗拿了精致的礼盒装好,拿了拜师贴同母亲冯秋月一同去了詹府。原本这样的事情是需要父亲陆文德出面的,可齐鲁灾情正是紧急之时,为了筹备钱粮陆文德已经一夜未归了,哪里还能顾得上陆韶华拜师的事。
本以为陆韶华去得已经够早了,可到了詹府也才发现周弘致和周承昀早就到了,这二位带来的束修之礼堆满了詹府整个前院。周弘致的到来令她很是诧异,此时他不是应该去户部和工部查点钱粮疏通运输么,怎么还会出现在詹府。
见礼之后,周弘致见陆韶华仅带着一个锦盒前来,轻蔑地笑道:“桃花君今日拜师怕是忘了旧俗吧,要不要本王教上一教?”
冯秋月正要辩解,韶华挺身站于母亲身前,故作不知摇了摇头:“民女不知,还望懿王不吝赐教。”
周弘致走到他带来的束修之礼前,一样又一样地说道:“这六礼束修是古人传下来的规矩,拜师之时,需送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干瘦肉条六物用做拜师之礼,若你们陆家不懂规矩,本王倒是很乐意差人教你们规矩。”
周承昀见周弘致给韶华难堪,走上前说道:“桃花君乃长安城第一才女,单凭一首桃花诗便是赠予詹公最好的拜师之礼,何须此等俗物。”
冯秋月越过陆韶华走上前,说道:“两位王爷无须为此事担忧,只因詹公早有吩咐,陆府才不敢准备束修之礼,小女倒是日前作诗一首,今日便要将此诗作为束修之礼奉上。”
周承昀点头称是,微笑着说道:“桃花君果真不似我等俗人,待到桃花君将诗作奉上,岂不是显得我等的束修之礼不堪入目。”
“韶华此举深得我心,不错,不错。”
詹铭自正厅走了出来,众人急忙行礼,詹铭不慌不忙地回礼,说道:“诸位且随老朽来。”
詹子濯在人群中瞧见了陆韶华,冲着她眨了眨眼,詹公在此,陆韶华不敢造次,只得朝他微微一笑。
一行人跟随詹铭行至祠堂,詹铭面朝众人,说道:“诸位且留步,懿王睿王韶华随老朽进去即可。”
众人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只能候在祠堂外,陆韶华三人跟随在詹铭和詹子濯身后进了祠堂。
詹府的祠堂极为简易,唯有正中有着一尊孔子的木制雕像,雕像前放置着孔子排位,牌位前的供桌上放了些新鲜的蔬果。
詹铭立于孔子雕像前,说道:“今日你们要拜的师父不是老朽,而是圣贤,老朽只是将先贤之道教授与你们。”
詹子濯对着蒲团做了个请的姿势,陆韶华赶忙遵从,周弘致与周承昀也紧随其后。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