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无涯书院(第 1/2 页)
詹子濯思虑了片刻,终于是下了决定:“也好,这第一家只收寒门子弟的无涯书院就开在长安城中。”
“子路你动作倒是快,名字都起好了,无涯书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错的名字。”
周承昀引用了唐代诗人韩愈《古今贤文·劝学篇》中的名句,陆韶华也很喜欢韩愈的诗作,由衷地赞叹道:“的确是好名字,子路兄可以考虑把昌黎先生的名句刻在书院门前,警醒天下读书人。”
这三人尚不知就在这玩笑似的一言一语中,对北魏甚至后世影响甚大的无涯书院就这么悄然诞生,当然此时的无涯书院也仅仅只是詹子濯脑海中的一个构想,陆韶华也只是最先加入其中的一位再普通不过的老师,也未曾想过有朝一日会因在无涯书院中任教而被天下人称之为詹子,称之为陆子。
长安城这边,安乐侯冯良吉刚进宫便碰到了正准备去刑部传旨的卢成英,这才得知陛下已经下了释放陆文德的旨意,压在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下。原本他在来的路上还犹豫究竟该如何为陆文德求情,毕竟事关齐鲁灾荒之事,万一说错一句话可就搭上了整个冯家。
现如今倒好,事情已经迎刃而解,陆文德这边还欠他一个人情,想到这里冯良吉不由地心情大好,原本极慢的步子竟然轻快了许多。
慈宁宫中,太后牵着陆韶颜和陆韶卿的手,满眼的慈爱,还让邹嬷嬷取了两对吐蕃那边进贡的和田玉镯赠给了陆氏姐妹。
陆氏姐妹领了赏赐连连谢恩,太后还未来得及多说,坐在一旁的周元基却对东阳郡主说道:“东阳,韶颜和韶卿县主的敕封,朕会安排在齐鲁赈灾之后。”
“皇兄尽管安排便是了,东阳绝无怨言。”
东阳郡主这句话说得还算真心,她以前对周元基没有给自己的女儿敕封意见甚大,可如今周元基既已应承了敕封,她便不敢有怨言,因为她了解自己这位皇兄,深知他是言出必行的。
周元基点了点头,对东眼郡主的态度还算满意,便转头对太后说道:“母后,齐鲁之事朕必定会彻查到底,不论是谁朕都会严惩不贷,定要为齐鲁两千冤死的百姓一个交代。届时如果证据确凿,儿臣希望母后不再插手此事。”
太后单手扶着额头,似是颇不耐烦的样子,摆了摆手说道:“届时陛下若是抓住行凶的凶手,又有确凿的证据,且不说陛下,哀家也不会放过他,这齐鲁两千百姓的性命决计不能这般白白葬送。”
话说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太后也不想就这个问题再继续纠结下去,半眯着眼说道:“邹嬷嬷,今日时辰差不多了,去佛堂念经吧。”
东阳郡主见太后要去佛堂念经,只能带着陆氏姐妹告退。周元基也借机告退,没过一会,热闹无比的慈宁宫便冷清了下来。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