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求静,重回古墓2(第 3/4 页)
为什么,听他说这样的话,她的心里会觉得欢喜,虽然意外、虽然生气,可心跳却莫名地加快。
不,她怎么可能喜欢一个不爱言语的人。怎么可能,喜欢这个冷冰冰的家伙。
林六想着,攀上悬崖,进了古墓。
他并没有走远,就呆在一片丛中,看她小心翼翼地爬上古墓,然后进去。
他抬起头来,望着天上的明月,什么时候月才能圆?真希望天下的月早些圆,这样他就能早些见到她。
静幽的山谷里,银巧在月下沐浴。
山谷里除了凉亭、绣楼,还有单独的厨房,亦有零散居落的三处院子,一处是林六所居,一处是银巧所居,还有一处便是金针道长的。哑婆婆住在厨房里,厨房很大,里面又分有杂房、柴房。哑婆婆就在杂房里支了一张床,一住就是一辈子。
山谷里有天色的温泉,还有一块不大的菜地,闲下来的时候,哑婆婆就蹲在菜地折腾她的菜苗,一年四季,那地里总长有菜。划成一块块地畦里,总有吃不完的菜,从白菜、萝卜、到茄子、豆角……
林六近来还没有心思绣图,她没想好到底该绣些什么,是绣花鸟,还是绣些山水图。她站在绣楼里,看着金针道长近年来的绣图,这些图就像是一幅幅墨泼的山水图,这让她不知不觉地忆起了无量道长的丹青,是这样的像啊!
明明是一对师兄妹,又同住在钟南山,相距不过一两座山,可从来都少有往来。无量道长每年中都会来拜访三两次,而金针道长从来理他,也从不出墓见他,每次来时,无量道长就坐在墓门前,一坐就是几个时辰,然后又离去。
好像是彼此早已经习惯,一个不见,一个还是来,来的人也不说求见的话,就在墓外说了几句禅语,多是林六和旁人都听不懂的,而金针道长回应他的也是同样的禅语,林六还是听不懂。
她知道,这是他们在用自己方式交谈。虽然不见面,但那些话,却足让彼此想许多。
林六小时候好奇,曾问哑婆婆,他们是怎么了?哑婆婆告诉她,说金针道长和无量道长年轻的时候,是一对夫妻,也不知怎么回事,无量道长就做了道士,而金针道长就住进了这古墓里。曾经的夫妻成了同门的师兄妹,虽住在一处,却少有往来。
林六常想,一定是无量道长伤了师父金针道长的心。因为金针道长时常说:天下的男人没个好东西,全都是些无情无义的狗东西。
看了绣楼里的锦图,林六总觉得师父的图不是不美,而是太雅,雅得超凡脱俗,也难怪她见了自己的绣图会说太俗艳。正因为有了那份俗,林六的绣图就显得雅俗共赏。
想到这里,林六突然知道自己该绣些什么,《盛世清明图》!
次日醒来,她就掏出了自己的小簿,取了一张很大的纸,开始描蓦草图。
金针道长进来,一眼就看到窗下忙碌的林六。
“师父,安好!”
金针道长瞧了一眼,带着好奇,看着她手里的图:“你这是什么图?”
山水不像山水,花草不像花草,还有房屋、街道。
“师父,我想绣一幅《盛世清明图》。”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