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绣锦,身藏绝技1(第 3/4 页)
林六见他不乐意,道:“那等你换好了,再把这件袍子送来吧。”
好盈盈浅笑,穿针引线,杨安邦见过女人绣花,可没见过像门板那么大的绣布,而且另一边居然摆放着一排的绣线,颜色各异竟有二十多种。
他有些惊慌,生怕被林六再叫住,忙不迭地往父亲那边走去:“爹,幽兰……”
“由她去吧。这孩子倒也贤淑聪颖。”
吉妈手里捧着一箕果子,满满儿地都是柿子:“昨儿鲁伯送了两筐柿子来,把府里人馋得不行。偏柿子要捂。表小姐说,把柿子搁锅里蒸蒸,就去了涩味,我就试了试,不曾想还真是管用,瞧,现在皮一削,半点涩味也没有。”
杨安帮道:“她在绣什么?”
吉妈笑:“我问过了。两天前,沈五公子送来了一幅丹青,她照着那画儿在绣一幅山水图,比那画可大多了。大人,要说表小姐这女红,还真是没得挑,我瞧过她做的香袋,做得那个好啊,不比针工局的差。”
杨沁泰有些得意地念着胡须,本不想去,听吉妈如此说,道:“一起瞧瞧。”
秋风萧索,林六静静地坐在院子里,沿着描好的图,细细地填色,几针过,片片红叶跃然于布,红艳欲滴,还有几片红叶飘飘而下,微风拂过,就似真在飘动。
杨沁泰大加赞赏:“幽兰,你这绣技是从何处学来的。”
“我娘信佛。十二岁那年,娘带我去大兴城郊外的一家庵堂吃斋,在那儿遇到了一个云游的仙姑,她见我喜欢刺绣,便口授了一些。自那以后,一得闲,我就去庵堂,后来娘亲和她投缘,就请她林府住了两月,她便手把手地授我……”
“那仙姑莫不是天下传说的绣仙,金针道长?”
林六莞尔一笑:“舅父说得是,她正是金针道长。早年在林府,娘亲怕我将此技传出去,林府会让我没完没了的刺绣,故而不允我展露此技。数日前,沈公子替秦嫂解了难,也了我心头之忧,我又没金银可还,便想绣一幅他的丹青相赠,算是两不相欠吧……”
吉妈几年前听几位官家夫人提及过此人,说是燕京城著名的绣娘——袁安娘的师祖。袁安娘的绣技燕京城中广为流传,不曾想面前年幻轻轻地林幽兰竟得她真传。
“我的天啦,那表小姐岂不比袁相女儿袁安娘还要厉害!”
“人家亦有多年绣技经验,岂是幽兰可比。因心中愧欠沈公子,好歹也是自己的一番心意,尽心而已。”
秦嫂听几人说话,也加入进来:“我看表小姐这绣技功夫不比那袁安娘差。袁安娘的绣技虽好,大多是花儿鸟儿什么的,可一下子绣表小姐这样的丹青山水图,恐怕还只有当年金针道长。金针道长留下了四幅仅存于世的绣图,件件都是绝世珍宝。一个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图是当时的南国著名画师所配,字是王羲之的字,这绣图如今就珍藏在皇宫之中,做成偌大的屏风,挂在皇上的御书房里。这个,幸许大人是瞧过的。还有一个据说是名家的《旭日东升图》,还有一个是《烟雨江南》,然后最后一幅,最是了不得,是《万里山河》。”
“听秦嫂如此说,我还真想瞧瞧,待表小姐绣好了,这是什么样的图,老天爷,真是让太让人惊讶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