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若初见(一)(第 2/4 页)
新皇帝正要发作,还想着对这包子脸是该搓圆还是拉长呢,就见一枚秀气的拳头向自己飞来。
然后他觉得鼻子一酸,泪腺一松,脑子一蒙,眼泪流下来。
大力传来,高高飞起,远远的pia地上。
完成连杀三帝伟业,功名深藏,骄傲到不能自已的新皇帝悲伤到不能自已:“又来!”这一刻,他想起了那夕阳下的奔跑,那昨日纯真的誓言。
……
那是六年零六个月之前,张启明十三岁半。
半年前,遭受龙气凶猛反噬,他制定了新方案。他先是完成了具有重大启蒙与教育意义的《春闺秘史》的文本创作。
而后,他要找个合作者。
原来的张启明是个不敢出门、怕见生人的窝囊废,府外没人认识他,他不担心身份曝光。至于瞒过魏三宝就更容易,只能说侯府太大,老人家太忙,偌大侯府,后门就有七个呢。
即便如此,他也不能站在台前啊。所以,一个值得信任的合作者就太重要了。
未来会涉及到的巨额利益,他要隐藏逍遥侯的身份,年纪太小孤身一人还没有任何虎皮可借,为了保险,捞金计划宁愿捂死也不能所托非人……
限制如此苛刻的任务,完不成才是正常的。
经过长期而巨量的摸排,没日没夜的分析,一个名字冲破重重封锁出现在最终候选里,然后他准备进行一次历史性的首见。
那一天,正是六年零六个月零六天之前。
他准备妥当了,走进一家位处闹市而无人问津的落魄画室。
莫丹青,将工笔仕女这一绘画流派送上艺术最高殿堂的画圣莫道子的嫡传九世孙,工笔仕女流因画圣莫道子进入了最鼎盛的一百年,艺术精品层出不穷。
莫家又陆续诞生了三位宗师,八位大师,天下画师皆以“莫氏门徒”自诩。
可成也由它,败也由它,百年之后,工笔仕女流盛极而衰。莫家的衰落也由此始,一代不如一代,到莫丹青时,世间再无“莫氏门徒”。
莫画师耗时半生潜心钻研和创作,然后广邀同行,展示了几十幅精心创作的代表作。
然后,他悲剧了。
原本只是籍籍无名,陡然间骂名遍神都。好听点的说他媚俗,难听点的骂他下流。
张启明也去看了,心中就一个念头,莫老师,来给《春闺秘史》画插画吧。
简直太神奇,画里的妹纸或端庄,或温良,或娴雅,或冷艳,或文采飞扬,或灵动逼人,一眼看去,和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