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 和平典范要涨价(第 2/4 页)
技术交换?
能给的,很多都已经是苏联高层极其不情愿的东西了。
剩下的,无论什么都是不愿意给的。
难道去中国,直接威胁中国人,把这些先进的技术交出来?
“用我们国内的一些不太重要的技术去跟他们交换!通过别的渠道搞到,根本不容易。仅仅是有样品,也无法解决,他们设计的时候,应该就已经考虑保密的问题,在制导部分加入了防拆装置……”
谢尔盖面对奥列格的询问,做了指示。
阴险的中国人,保密工作本来就做的到位,结果在设计中还加入了防拆设计,一旦外面去拆开,内部就会短路或爆炸。
用电磁干扰或直接摧毁制导舱内的电子系统,再拆卸,那没有任何用处。
要不然,苏联根本就不会去找中国人。
其他的无论战斗部,还是火箭发动机,甚至固体燃料,苏联国内军工技术水平都比中国高很多。
可内部制导部分如何工作,他们根本就不知道。
飞弹,最核心的就是制导部件。
“至于用什么交换,奥列格,你主管军事工业,了解我们国内的技术,选择一些技术跟他们交换……”见奥列格还要说什么,谢尔盖直接告诉他用技术换。
奥列格·巴克拉诺夫从国防部长的办公室出来后,一直都在琢磨用什么技术交换更合适。
苏联很多技术,中国人想要,他是知道的,可他却不愿意给中国人。
中国人的技术发展实在太快了。
快到让苏联都有些接受不了。
三十多年前,中国还是纯农业国,是在苏联的支援下,从苏联引进一批重工业技术,从而才开始工业化道路。
仅仅十多年,就完成了初步的基础工业化,现在正在向着专业化、细分技术领域的方向深入发展。
无论是反坦克飞弹,还是防空飞弹,甚至是战机,都是某些细分基础领域取得的突破,电子工业更是在某些领域中超过了苏联。
苏联继续提供技术,还得了?
担心这一点的,不仅是苏联,还有美国。
一直研究亚洲战略的亚历克斯上校,终于又有机会开始嘚瑟起来了。
“之前我一直在强调,中国的技术发展,超过我们的想象,没有人相信我的话,如果不是他们技术获得长足发展,根本就不可能开发出这样先进的装备……可惜,我的话没有人重视,很多人都认为我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胡乱说……现在好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