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 书生道 君子堂(第 3/4 页)

    好在崔克礼有文师修为,倒是不用担心有人听不到他的话。

    授课完,崔克礼离开书院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

    书院外站着一名书生。

    夕阳将他的影子在街道上拉得很长。

    “师兄,扬州文会,先生其他三贤一起,点评天下儒士,再定八杰七十二俊彦榜单,你当真不去了?”张仲生拱手问道,眉宇间不无气愤之色。

    他本已离开平卢,只是如今已经临近六月,早先答应去扬州的崔克礼,突然说不准备南下了,他这才忿然前来询问。

    崔克礼摇摇头:“中原局势变幻,平卢政事繁杂,为兄实在是脱不开身。”

    张仲生闻言,眼中气愤之色更浓,以至于声音都陡然大了几分:“师兄身为儒家弟子,当知此番文会,是儒门盛事!以师兄之才,经过这些年的沉淀,未必不能位列八杰榜单。到时候名传天下,为天下读书人敬重,为后世士子传颂,难道不比区区俗务重要?!”

    崔克礼默然。他很清楚,若是他不去扬州,别说位列八杰,可能连七十二俊彦的身份都将不复存在。

    扬州是淮南节度使治州所在,如今的淮南节度使高骈,已经威服淮南多半藩镇,为天下有数的诸侯,成大业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儒门在扬州召开文会,品评天下士子,未尝没有笼络人才为高骈所用的意思。

    也就是说,儒门最后选择的诸侯,是淮南高骈。

    崔克礼没有直接回答张仲生的问题,他转身看向书院的匾额,问张仲生:“你可知,为兄为何要办这座书院?”

    张仲生没想到对方忽然说起这茬,微微错愕,也觉得好奇:“为何?”

    沐浴在夕阳光辉中的崔克礼,眼中有了某种异样的光彩,“世人皆说,儒门士子,乱世无用,盛世无德。每逢乱世,兵家大显,士子不谙战阵,只能为兵家处理首尾,地位卑微;每逢盛世,士子跻身朝堂,却忙着打压兵家,争权夺利,或者谄媚于上,或者求虚名于青史。”

    “所以天下志士都笑话儒门,说自百家争鸣后,儒门是变得最为面目全非的,简直数典忘祖。之前的民贵君轻舍身取义,变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连‘君权神授’这种话都能说得出口.......”

    他转身过身,看着张仲生:“扬州文会,说到底,不过是一场清谈。就算所谓八杰七十二俊彦,能被赐予本门圣器,使得文章教化之力大增,可以让更多人‘忠君’,可在我崔克礼眼中,这并不比能解决一村百姓秋收难题的政令重要!”

    张仲生沉下脸来:“师兄是这么认为的?”

    他明显不同意对方的论断。

    崔克礼没有跟张仲生争论,复又抬头看向书院匾额,徐徐道:“诸侯都认为,乱世不必用儒门士子,因为懂得沙场之道,懂得耕战更重要。等到天下太平,再用士子治国治学即可。所以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们儒家并无多大建树,直到汉武帝时,才开始真正大显于天下。”

    “然而士子乱世不上战场,盛世不至边关,没有看过大漠喋血,没有见过乱世白骨,他们就会忘了天下为什么要大治,书生为什么要跻身朝堂!”

    “我要的儒门士子,不是这样的儒门士子。我的要的读书人,是乱世有作为,盛世更有作为,既能平定天下,也能治理天下的读书人!有这样的读书人在,乱世能平,盛世可治,天下事,才能真正让天下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志怪书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武圣! 仙人消失之后 阵问长生 山河志异 剑啸灵霄 玄鉴仙族 五仙门 魔门败类 彼岸之主 叩问仙道 过河卒 神话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武圣! 中州录 武道天途 为龙之道 小狐妃,太凶萌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卧虎藏龙 神话之后 志怪书 仙父 阵问长生 过河卒 不朽凡人 仙人消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