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书(第 2/3 页)
等自己手里有了大把的现金,就算是母亲查出什么病,自己也有钱给母亲治病了。
另外行程中第二站去钦州港,其实也是考虑到母亲已经有两三年没有去看秦天的姥爷和姥姥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去看看。
中午的时候是秦天做的饭,母亲坐在阳台上晒太阳,不停的嘟囔着,“太长时间没有这么晒太阳了,太舒服了!”
现在是盛夏,气温很高,可是母亲坐在太阳下,却很是享受的样子,这看在秦天的眼里很心疼。
八月十三号,秦天陪着母亲到了昆山,秦天扶着母亲爬到了半山腰,最后还是坐着索道到了山顶。
本来定的是一天的行程,可是担心母亲的身体,母子二人还是在昆山多留了一天。
八月十五号母子二人到了钦州港,作为华夏对外开放的几个港口城市之一,秦天带着母亲好好的在钦州港转悠的一圈。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去看姥爷和姥姥,当母子二人见到老态龙钟的两位老人时,双方都哭了。
秦天心里感概,老人的晚年能有几个三年,母亲为了自己三年没有看过自己的父母,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再看姥爷和姥姥的情况,秦天终于明白大舅为什么要退伍回来了。
两位老人的确需要人照顾了,因为虽然住着新房子,可是家具一看就是用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古董了。
家里大舅和舅妈都在,但是两人都是军人,大家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舅妈不止一次的说道,大舅如果退下来就太亏了。
因为大舅的年龄和职务,如果在部队上多待十年,就可以以军人的身份退休了。
而且大舅是可以在部队上继续待下去的,可是如果大舅现在退下来,除了能够拿到一笔还算丰厚的退伍费外,那所谓的安置工作天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大舅这边的困难显而易见,同时舅妈话中的意思是让秦天的母亲过来照顾老人。
可是当看到秦天母亲的样子,舅妈心里也有些不忍,因为就算是在秦天悉心的调理下,秦天的母亲也只是气色好了一点。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华夏这种养老上的难题,往往是一个家庭中最大的难题。
尤其是在钦州港这种一线城市的佼佼者,消费高生活成本高,老人出门难,空气污染严重。
因此秦天在这个时候说话了,“如果大舅和舅妈不在乎钦州港的房子,我有个建议,那就是让姥姥和姥爷去东河。这样我妈可以照顾他们,舅舅也不用想着退下来了。当然如果论发展的话,未来钦州港的发展肯定要比东河好太多了。至于你们怎么决定,还要看你们的。而且现在东河的房子不贵,一百平米的房子最高才十万,如果是小户型的话,也就三四万左右。”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