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记忆的悖论(第 1/3 页)
“真的没有想到会是虚拟的永生,可是你想过吗?目前已知的存储设备,最多将一些数据保存二十多年,而随着读写次数的增加,一些数据就会慢慢的流失。这种看似的永生,需要很高的后续维护支撑,这个你有办法解决吗?”
秦天在短暂的震惊过后,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而廖军面对这样的质问,很是轻松的说道,“目前的存储技术,的确不能让一个人的记忆长期的保存,但是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科技的摩尔定律会解决这一切的。”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这不是一个非常严格的定律,因为事实证明,数码产品的发展速度,是在不断的加快的。
而新产品的上市速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所以现在我们能在市面上看到的数码产品,很多都是某些硬件公司,故意放慢了发布节奏而导致的。
如果不是这种人为的控制更新速度,实际上现在各种硬件的性能,已经超出了目前市面上正在销售的最新硬件了。
而这个时候廖军想秦天展示了一短视频,这段凭空出现的视频,让秦天很是震惊。
视频的内容讲述的是,在未来电脑已经可以自我升级了,不管是cup、主板、硬盘、显卡,还是其他的外部设备。
而造成这一切的是一种被称为生命金属的液态金属物质,据说这种物质一旦拥有自我意识,是可以进行自我进化的。
这种进化最终构成的形态,是有可能产生某种类人的金属生命的。
而这种金属生命一旦形成,理论上是可以拥有一千多年的寿命,如果是生存在外太空的情况下,这种生命体的寿命还会延长。
并且这种所谓的生命金属,已经在电脑cpu芯片中使用了,而且开始使用的时间还很早。
从相关的记录中,秦天发现这种生命金属,几乎是cpu诞生的关键,从cpu第一次出现开始,就有它的身影存在。
并且这种生命金属在地球上存量很大,是与硅一同伴生的。
廖军这个时候很是平静的说道,“根据现在各种硬件生产商家掌握的技术,他们可以保证一台电脑,在拥有充足能源供给的情况下,完美的运行60年。如果给他们一些时间,这个数字可以在未来的十年里翻上10倍,那就是六百年!
如果你能够拥有六百年不会损坏的核心硬件,以及足够使用六百年以上的充足能源,再让你们乘坐飞船离开太阳系,你觉得这种情况可以吗?”
秦天闻言心头一跳,因为他注意到,这个廖军和他背后的通天集团,拥有的生物技术已经很可怕了。
这种可以把人脑中的思想、记忆、性格平移到互联网的技术,如果仔细的去想的话,他们也可以把别人的记忆,反向输入别人的大脑。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