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假走的,真走的(第 3/4 页)
甚至很多时候的回信有牛头不对马嘴之嫌。
至于打电话虽然陶轩之是少有知道乔喻私人手机号的数学家之一。
但电话根本打不通。
至于其他网络上的联系方式,也没有任何回应,
再加上乔喻这几年在数学界几乎像是隐身了一般,甚至就连上届世界数学家大会都没有参加。
所以陶轩之非常好奇乔喻到底是在做什么。
私底下怎么都联系不上,所以这位本就喜欢用博客的知名数学家干脆就公开喊话了。
一般情况下,陶轩之的博客其实也没什么普通人关注,
毕竟他发的内容大多数情况下都太过高端,一般人也根本看不懂。
但这条博文火了!
并直接上了华夏诸多平台的热搜。
《知名华裔数学家陶轩之隔空喊话一一乔喻在干嘛?》
没办法,毕竟不管是喊话的人还是被喊的人,知名度其实都太高了。
而且两人真可以看成正好传承了一代的数学界的天才领军人物。
要知道在乔喻横空出世之前,陶轩之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评价为华裔当代最具天分的数学家,没有之一。
更别提乔喻到现在还挂着登月工程总指挥的职务。
而且这几年的确很少看到乔喻的身影。
要知道在几年前,乔喻可是经常会在新闻里被提到的大人物。
这些年简直就跟隐身了一样。
一时间网络上众说纷绘。
最主流的说法还是乔喻接受了某个秘密研究任务,所以这些年不能对外联络。
当然也有反驳的。
毕竟在大众的印象中,乔喻做的最多的还是基础理论性质的研究。
毕竟是菲尔兹奖获得者。
众所周知,数学上的基础理论研究其实没什么保密的必要。
这些内容想要转化成实际研究成果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那些工程向的应用性研究绝大多数才是需要绝对保密的内容。
就好像在这个时代不管是核裂变也好,核聚变也罢,所有的理论其实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
只要有一定数理基础,又懂得如何利用互联网,一个普通人都能完全掌握核弹的爆炸原理,同时倒推出大概的制造过程。
毕竟这些理论性的知识都是开源的。
但显然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即便了解这些理论也不可能真正就能手搓一颗核弹出来。
知道了大概原理,工程学上依然有太多细节性问题要解决。
材料纯度跟获取方式;
内部精密的物理设计,确保所有部件在百万分之一秒内精确同步工作的电子和机械系统;
高温、高压、强冲击等等极端条件下的绝对可靠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才是真正需要保密的内容。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