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乔院士真会玩(第 3/4 页)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种专用性极强的工业软件距离他们的生活稍微有些远了。
正如乔喻说的那样,越是专业性强的东西,对于绝大数普通人来说,越没有兴趣。
就好像绝大多数人用了一辈子电脑,也没听说过诸如synopsys vcs、cadence genus、cadence innovus、modelsim等等设计芯片产品必备软件。
这也是乔喻将这些最重要的功能放在后面展示的原因。毕竟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他怕大家看得打瞌睡。
现在已经把大家的兴趣都吊起来了,接下来是时候给对面科技界一些小小的华夏震撼了。
“小太,第一个任务,阅读近两年国内外相关领域国际顶级q1所有期刊上所有关于制氢新技术的论文。
并对这些论文相关内容进行验证跟计算,挑选出其中最优制氢技术,并对论文中的内容给出进一步优化的方法。然后把整个过程以论文格式呈现出来。”
话音落下,这次现场又有许多人开始激动了。
不一定是做相关研究的,大部分是其实是学生跟教授群体。
刚刚乔喻说的好像是直接让电脑阅读论文,然后自行进行验证?
这是否意味着一些不太有价值的论文会直接被太极电脑排序?换言之一些作假的论文可能直接被电脑挑出来?
虽然乔喻在发布会上让太极电脑读取的都是一区期刊上的论文,跟大部分普通教授跟研究员都没什么关系。
但等到这种计算机开卖之后,拥有者可是有大把的时间去做各种验证的。到时候如果从一区扩展到二区,甚至三区怎么办?
乔喻既然演示了这种功能,肯定是有些无聊的人会做这种事情的。移动互联时代早已经让大家见识到了人种的多样性。
当然,这些是教授或者研究员们关心的情况,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更关心的大概是乔喻最后那句话——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
如果一句话就能做到这些的话,那有一台太极高端产品,未来写毕业论文岂不是能方便很多?
理论上让计算机直接把近几年相关论文读一遍,然后都不需要最优的论文,基本上随便一篇论文做一些优化,只要可行毕业肯定没问题的。
毕竟能在一区发文章的可大都是领域内的大佬,又或者那些业内比较知名的实验室。
这岂不是意味着未来起码硕士毕业难度能大大降低?
要知道硕士论文答辩可不像博士毕业那么困难,起码一般院校不会还要邀请外面的教授来做审核委员会成员。
而且就算是博士其实也能很好的利用这项技术,比如在做选题跟方向的时候,能够做一个有效的参考。
只要方向是正确的,起码不会陷入研究了几年做不出结果而无法毕业的窘境。
然而这还没完,显然不管是自行寻找、阅读论文,还是给论文排序,以及对其中内容做优化,都需要时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