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动力与压力(第 3/4 页)
说是等他开完会再来跟他聊。
乔喻甚至没法拒绝,因为于总工的理由可以说非常充分。
华夏科学发展委明天就要开会论证关于登月计划延期,以先行建立空天优势的会议了。
这个暂缓登月计划,率先建立空天优势的建议又是乔喻率先提出的。所以他必须得先跟乔喻把这个问题聊明白了,下周开始的会议上才有得东西说。
于总工话说得很明白。
他今天不是为自己而来的,而是受了登月工程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千千万万为了登月项目工程,忙碌了数千个日夜的工程师团队跟无数华夏登月项目人而来的。
虽然这次会议上乔喻所讲的东西都需要经过详细的专家论证。大家要充分的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才能得出结论。
但于延江作为促成乔喻跟登月计算项目的合作者,有权力也有必要在会议开始之前对这个所谓的空天绝对优势有基本的了解。
原话就是总不能让他们两眼一抹瞎的去参加这次会议。登月工程延期可以,但首先得要说服他。
最⊥新⊥小⊥说⊥在⊥⊥⊥首⊥发!
如果连他都说服不了,他上面还有总设计师,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所有的登月人都不能答应……
而且于延江可不像郑希文那么好忽悠。毕竟是老航天人了,一直都在航天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可不是乔喻随便讲几个名词就能糊弄过去的。
所以问超级详细。
乔喻说我们发射几颗带着激光发射器的卫星就能够建立行星级主动防御体系,还能多卫星联动,秒级响应……
那就多讲讲工程细节。
激光武器功率多少?有效射程多少?兆瓦级激光器的空间电源如何解决?内部散热问题有没有考虑?如何抗干扰?
还有多星协同瞄准的可靠性?亚微弧度级波束同步问题能不能解决?综合成本多少?预警延时多久?如何保证不会判断失误?
另外你上来就要延期登月工程,那么全尺寸再轨实验有没有做过?万一工程失败了,防御体系没建成,那可是意味着华夏可能同时丧失深空探索跟战略防御的优先权。
这可是会对华夏国内国际声誉造成严重打击的事情。毕竟多久登月可是对外公布过时间线的。
是的,华夏跟西方那些发达国家毕竟不太一样。讲究一个言必行,行必果。
说出去的话,如果没能按时完成,大家都会觉得很丢脸。
总之在饭桌上,于延江就差没指着乔喻的鼻子说乔喻这主意这就是小年轻的技术浪漫主义在作祟了!
没有搞大工程的经验,一拍脑袋就想搞个大事情。却没有考虑到工程跟理论构建完全不一样……
总之,乔喻是结结实实的被于总工上了一课。也让他深入了解了老一代高级知识分子是怎么不带一个脏字还能换着花样损人的。
乔喻并没有生气,但当时他是真激起了胜负欲。
具体的工程细节他的确没有于延江这种几乎干了一辈子航空的老工程师那么清楚,但他阅读的相关文献多啊!
尤其是加入到登月工程项目之后,光是项目内的各种文献他都阅读了不少。除非登月工程很多对外公布的东西都是吹牛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