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天才之名(第 3/4 页)
但显然丹尼斯没有注意到,他那些负面情绪正伴随著他的絮叨,朝著外界扩散转移。两个合作者听了他的这些絮叨,意味著这些负面情绪在转移过程中翻倍了。
快乐能传递,但加倍很难,但这种负面情绪加倍却很简单。此时山姆·拉尔斯跟弗兰克正面面相觑
前一秒两人还在说著论文得到所有审稿人赞誉的消息,商量著正式发布之后,继续新的课题。结果突然主要合作者就告诉他们论文被人发现有纰漏?
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还特么是自学的?这么多buff叠加在一起,的确让人很难接受。
当然,对于弗兰克来说,这其中还有更加无法忍受的点。
于是他在忍无可忍之下,直接打断了丹尼斯似乎没有休止的絮叨:「对不起,丹尼斯教授,打断你一下,我想知道你说的这个十六岁少年是不是之前你让我审稿的那篇论文的作者?」
」是的,弗兰克,就是他,那个华夏乔,毫无疑问,他是个天才!因为你根本无法想像,为什么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之前他还在研究曲线有理点上界的问题。
但隔了一个月后,突然跑来对他的审稿人说,嗨,丹尼斯,我的论文你审完了吗?哦,还没有最终意见?不过不要紧,我审完你的论文了,并找到了一个大问题!
哦,这真是一个糟糕的体验。知道吗?我怀疑他在报复我不抓紧时间认真审核他的论文,也许我应该有效率的审核他的论文,这样他也许就会放我一马!
但你们知道我打算怎么办吗?我等会就要给洛特·杜根打电话,然后告诉他,该死的,那篇论文通过了!以后千万不要把这孩子的论文给我审核了!我决定投降!」
显然,吐槽到最后丹尼斯的心情已经好了许多,他甚至已经有心情开始自嘲。只是积累的负面情绪已经全部堆积到了电话的另一边。
「好了,我已经把华夏那个乔构造的反例发到了你们的邮箱里。我还要通知团队的其他人,对了,今天晚上八点,当然我指的是西五区的时间,毕竟要就潘的时间,如果你们在加州的话...
该死的,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跟华夏一样用统一的时区。算了,记得先打开邮箱看看乔找出的反例,我希望晚上的会议大家都能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说完,丹尼斯直接挂了电话。
山姆呆了片刻,然后抬头看向明显神不守舍的弗兰克,在心底叹息了一声,然后开口道:「好了,弗兰克,我知道这个课题对你的意义。不过这个时候任何情绪都没用。
我想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借用你的印表机,把丹尼斯发给我们的那个该死的反例研究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没有漏洞,你觉得呢?」
弗兰克回过神来,说道:「对,你稍等。」
说著,他立刻来到自己的电脑前,登陆邮箱,果然第一封未读邮件就是丹尼斯十分钟前发来的。下载附件,然后弗兰克直接列印了两份,也不需要装订了,直接一人一份,坐在那里研究起来。此时两人心里还是有一丝侥幸心理的,万一是潘敬元跟丹尼斯看走眼了呢?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而已,他列举出的反例真的具备普遍意义?证明过程真能完美无瑕?
如果他们能找出问题,那么也许一切都不会发生,当然这可能需要在学界开始辩论,但总比大篇幅的对论文进行修改要好。
要知道那可是一个极大的工程!
虽然他们在这个方向上不止找了一条通路,但如果真有反例的存在,不管是对论文进行修改,还是换一条路去尝试,都需要时间,而且还是大把的时间。
偏偏时间对大家来说可是最宝贵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弗兰克来说更是如此。
三十四岁,虽然距离四十岁还有六年,但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此期间只有两届。这个命题他只是主要参与研究者,可并不是领导者,如果接下来大半时间浪费在这个命题上面,他的成就绝对无法服众。
最遗憾的是,他接下来选择的命题,又跟现在的命题息息相关。意味著他甚至无法跳过几何朗兰兹猜想的证明,开始自己的命题研究。
也就是说如果乔喻给出的东西无可辩驳,对于弗兰克来说,绝对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所以弗兰克看的很认真,甚至比读乔喻那篇论文时更认真。
证明过程每一个细节性的阐述他都没有放过,但即便如此,一个小时后,他终于还是放弃了。
这虽然不是一篇论文,但毫无疑问,这家伙证明过程完全是照著需要发表的论文来的,各种措辞也跟论文一般严谨,甚至都无法从用词中挑出一丝瑕疵。
换言之,无法辩驳。
弗兰克抬起头,看向对面的山姆,山姆也正看向他。
沉默半晌后,山姆首先发问道:「在同调层面上诱导非平凡影响,这是怎么想到的?难道真像丹尼斯说的,这个乔是专门为了寻找论文的漏洞?就因为给他的论文不尽快审核?看吧,为此他还创造出了一个高维奇异点!」
弗兰克没有吭声,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他现在甚至都没法确定乔喻是否知道他的存在了。一切都太过巧合,先是乔喻的一篇论文送到他的面前,紧跟著这孩子又找出了他作为主要贡献者做出成果的漏洞。
如果一切都是巧合的话,就显得太过巧合了一些。
「好吧,最重要的定理的确局部失效了。这种情况是我们没考虑到的,你有什么想法?」片刻后,山姆开口问道。弗兰克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我感觉脑子有点乱。」
山姆了解的点了点头,然后站了起来,说道:「好吧,或许我们应该安静下来仔细想想。弗兰克,你也不用过于沮丧,这的确是个问题,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解决这个问题。
高阶导出函子全局化时发生扭曲的问题,我觉得是可以解决的。这属于可修补的问题,理论上让p1处导出对象能够正确映射p2就够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也许我们今年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好吧,说这番话时,山姆·拉尔斯其实也不是太自信。但他还能说什么呢?
作为课题最重要的贡献者之一,他的心情此时也好不到哪儿去。该死的...
这叫个什么事啊! ..
目送著山姆·拉尔斯离开了办公室,弗兰克坐在办公桌前思考了片刻,再次打开了邮箱,然后给潘敬元编辑了一封邮件,主要是询问关于乔喻的一些情况。
这是很正常的反应。
之前看过乔喻的论文之后,没有特别去询问也就罢了,现在他作为主要作者之一的论文也被华夏的少年天才挑出毛病,还不问一句的话,反而显得有问题。
不过这封信写得有些艰难,不停地在进行删改。
主要是在了解乔喻的同时,他还希望能不著痕迹的打探乔喻是否知道他的存在。心里有事的时候,就是这样,总怕他人从措辞出品味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就这样,一封不过几百个字的信,弗兰克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才编辑完成,然后点击了发送。
这个时候华夏大概已经是深夜,编辑完邮件之后,弗兰克只感觉分外迷惘.这特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在弗兰克感觉迷惘的时候,乔喻的名字也已经在整个研究朗兰兹纲领的圈子里传遍了。
这得归功于丹尼斯。
这位哈佛教授不止是给课题的合作者们打了电话,还给论文的审稿人们,以及对这篇论文做出过评价的名家们,都打了电话,通知了这个事。
也不会忘了通过邮箱把乔喻的反例发给了这些学术界的大佬们。
前者曾称赞过,这一最新成果是三十年努力的巅峰,后者则认为这个证明非常美丽,是同类中最好的。对了,还有最近才刚刚发表评价的目前在克雷数学研究所任职的菲尔·罗拉教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