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人类之福(第 2/4 页)
tob、toc、tog三重业务都被抢得快没饭碗了,自然只能将目光放到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但众所周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意很难维持高利润。
毕竟这些地方富的人是真富,这些人肯定不会用落后的产品。穷的人是真穷,消费最注重的就是性价比。恨不得一分钱能产生一块钱的价值。
所以还要跟从华夏、欧美淘汰下来的二手设备竞争。由奢入俭难。
习惯了高利润的企业现在去抢这三瓜两枣的会有多不适应是可以预见的。
但如果不理会这些市场,就意味着完全没了生意根本没有了腾挪的空间。
结果就是几家原本不可一世的公司都已经在破产的边缘徘徊。
当然也有已经破产重组的。比如曾经的必须要股东才有优先购买权的阿斯麦。因为无法维持利润直接破产了。
这个世界虽然还需要高端光刻机,但却无法为这些高端光刻机开出高昂的价格。结果自然已经注定了。这一过程伴随着金融领域无数的财富凭空蒸发。
或者不应该说蒸发,而应该用转移来形容才对。有人破产自然就有人赚钱,这个世界总是在维持看一种微妙的平衡。
这种改变在养喻看来就是变革的基础。
尤其是在西大。
其实郑希文是不太希望乔喻介入这种事情的,虽然有很多建议都是他提出来的。
但怎么说呢,从理智上来说,郑希文其实跟袁老跟田导的想法一样,希望乔喻能把精力多放在解决数学问题上,而不是天天在这里琢磨人。
这种程度的天才开始琢磨人往往可能发展成很麻烦的事情。
好在现在这种情况还无所谓。乔喻现在还在琢磨西边那些人,这就挺好的。
上面的意思也是让乔喻这方面尽量还是多琢磨西边那点事儿,别琢磨东边。
让乔喻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科学研究上其实也不止是袁老跟田言真的想法。
人嘛,都是有私心的。
有些人想要乔喻多搞点科学应用,就像天基防御系统跟量子模拟计算机这类能够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科技。
两位老人想法则更纯粹,单纯希望乔喻能在理论数学方面做出更多贡献。即便这些数论知识普及到应用可能是不知道多少年之后的事情。
朝闻道,夕死可矣。尤其是数学作为一门人们为了理解自然生造出的学科,其实还有很多最基础的未解之谜。
这里的谜题并不单指那些未解的世界级难题。还包括最基础的理论。比如当代数学的局限性。
用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来说就是:任何一致的形式系统都存在无法证明或证伪的命题。
以及许多提出来就觉得烧脑的系统。对于数学中无穷的概念来说,是否也可以分大小?
比如康托尔提出的连续统假设,实数集的大小是否是最小的不可数无穷?
数学中很多东西想要证明或者证伪其实还受限于逻辑跟基础理论的局限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