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我们的目标超级宏大(第 2/4 页)
不说别的,光是这房价涨幅就让所有人都大赚了一笔。自然都抱着宽容的心态,甚至主动为老师们的说法找补,所以一切也都变得合理起来。
就这样到了晚上九点,整个费城也上演了一次万人空巷。不管是孩子要求的,又或者大人本身就受到宣传的影响,家家户户的电视或者电脑都锁定在了这次华夏的登月直播上。
……
“十,九,八……一!”
伴随着倒计时结束,载着飞船的火箭冲天而起。分视频中首批受命前往月球架设月球科研基地的八位航空人员坐成了一圈,整个人被牢牢固定在座位上。
这次发射所携带的人员跟物资总质量为五十吨,发射总重178吨。
但这艘船上只带了人跟一些必要的生存物资。事实上搭建月球科研基地所用的材料跟机械在国庆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已经成功发射了,目前那艘满是各种材料的飞船正在绕着月球轨道飞行。
是的,这次载人登月的任务其实是分两个阶段进行,有着各自的技术考量。
对于不了解技术细节的普通人而言,只觉得受限于火箭运载能力,所以分两次发射是常规操作,但对于内行来说才能知道这个方案有多大胆。
类似于nasa早年推出的artemis计划。也就是在月球轨道上建设一个空间站作为登陆中间站。来实现月球轨道上的物资存储跟转移。
这个计划提出了很多年,一直都没能施行。原因很多,比如西大的国力已经无法支持太空探索。
但最本质的原因还是这个方案技术难度很高。月球轨道可不像地球轨道那么稳定,而且轨道力学更为复杂,毕竟这里同时受到地球跟太阳的引力扰动。
而且低月轨道还很可能遇到轨道衰减的问题,这就需要额外的燃料跟推进器保持动力,防止飞船坠毁。
高轨稳定,但需要的燃料又更多,这意味着对火箭的负载要求更高。
所以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需要庞大的计算。如果再加上月球轨道更需要高精度导航的支持,对推进器可靠性要求也更高。人类在这个层面几乎没有经验。
总之华夏这次载人登月任务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不过在总设计师乔喻看来,这才是最稳妥的。毕竟人才是最重要的。
培养合格的宇航员可不容易,更别提根据计划,这些人起码要在月球上待两到三周,来完成科研基地的搭建。
这还是人类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在外星球待如此长时间,对于宇航员的身体跟意志都是一种考验。
所以分阶段把东西送上去,是最稳妥的。
如果第一批物资发射出了问题,那么载人登月就只能延期了。
当然也多亏了量子模拟计算机的出现,让许多繁复的计算变得简单,才让这个方案变得可行。
换了以前哪怕乔喻再坚持,如此冒险的方案大概也会被毙掉。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