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关于未来(第 1/4 页)
第344章 关于未来
郑希文还不确定的未来正是理查德所期待的。
或者说他从没像现在这样期待未来过。
华夏工地上的电焊工作还给他保留着,不过理查德每天只去上半天班。
毕竟他每天还有更重要的工作一一在互联网上露露脸。
跟他的粉丝们互动,加深人们对他的印象,这对他来说很重要。
毕竟相对于另外两个派别来说,理查德不止没有从政的经验,也没有党派的支持。
乔喻压根不打算让他加入驴象任何一方,而是以独立自由者的身份去竞争住进白色房子的资格。
这也意味着他不可能得到传统媒体的支持。
这个时候互联网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而且这个时候《理查德的一家》这部纪录片已经开始全球热播了。
是真的全球热播,不止是西大。不同的人看这部纪录片能有不同的感触。
对于西大本地,尤其是跟理查德一样同处铁锈带的民众来说,看这部纪录片不但能看到自己的生活,还能看到未来的希望。
对于除西大外其他国家的民众来说,他们能看到美国铁锈带底层民众的真实生活,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
当然,能热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全平台的疯狂推送。
影响力这东西,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虚无缥缈的。但更多的时候却很实在。
这大概取决于有影响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来说是否有坚定的决心将这份影响力兑现。
显然乔喻的细雨科技从来都不缺这种决心。或者说细雨科技的行事风格,其实不太像华夏,而像十年前的西大。
完全不讲道理。
尤其是挥舞起制裁的大棒来半点不讲情面,说技术封禁就是技术封禁。
甚至更胜一筹。哪怕是合同要三年后才到期,但如果在合同生效期间,甲方做了什么让乙方不满意了,乙方也会毫不犹豫的直接技术断供。
但在国外没人敢说细雨科技蛮横,恰好相反,不少人都认为细雨科技完全是按照合同办事。
毕竟每次处理这种事情之后,细雨科技都会在官网上将事情的原委公之于众,并且将对方违约的条款都给公示出来。
其实说起来这些合同挺不公平的。
毕竟很难想象一些东西按照合同约定,解释权在乙方这边。
但怎么说呢·
细雨科技是一家纯粹的tob公司。简单来说细雨科技压根不会跟消费者直接打交道,
做的都是技术授权的生意。
而且合作方还都是在世界范围内有看极大影响力的大公司。
毫无疑问,这些公司绝对不会在法务这块审钱。
而且这种层级的技术授权的谈判肯是要有公司高管亲自参加的,最终也是要公司大老总签字才能生效的。
所以既然愿意签下合同,也代表着公司上下认可了权责协议部分的内容。
所以细雨科技根据合同办事儿,半点毛病没有。
是的,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这句话的含金量已经在这个时代达到了历史峰值。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