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02章 慧眼如炬(第 1/4 页)

    第102章 慧眼如炬

    网络上有一个关于数学民科的段子。

    大概讲的就是某个人在网上发了个帖子,诉说自己花费了几十年时间开创了一个重要数学理论,然后把自己的证明过程也同步发布到了网络上。

    结果还真有个搞数学的认真看了,然后在论坛里告诉他,这个定理其实八十多年已经有数学家证明过了,但凡读了数学研究生,都会知道这个定理,大家都是直接用结论的。不管这个段子的真假,但起码说明了,这年头学习数学,首先需要有足够扎实的基础。

    这也是田言真跟薛松讨论之后,给乔喻制定了一系列系统化的课程,让他知识能成体系的原因。但当田言真发现乔喻不过读了一晚上彼得·舒尔茨的论文,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跟见解后,他放弃了这个决定。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比如大家会经常看到网络上有人宣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毫不夸张的说,哥猜一年能被全世界的数学爱好者们证明几百上千次。但宣称证明了黎曼猜想的数学爱好者,立刻就能少百分之九十。至于p=np?,n—s方程所涉及的湍流问题,等等这些,就更少了。这就是数学的门槛了。

    如果连问题本身都看不懂,没法准确描述,就更别提解决了。

    至于彼得·舒尔茨研究的那些东西,网上根本找不出数学爱好者来碰瓷,甚至数学家想要碰瓷的都少。

    这个门槛实在太高了,很难找到能够发表不同意见或提出争论的机会,因为绝大部分人甚至难以理解其研究的核心思想,更不用说提出批评或建议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彼得·舒尔茨对数学的研究本身就挑战了许多数学家关于这类问题的传统看法。但大家又不得不承认,他的成果,比如完备余射影几何的构造,的确为解决以前难以处理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但乔喻这家伙,竟然看懂了彼得·舒尔茨的论文。

    说实话,在田言真跟薛松看来,这属于很不讲数学道理的一件事。但却又让他们看到了乔喻的无限可能。此时乔喻的表现大概就是无限可能中的某一种可能。

    只用了一晚上时间,就找到了一种看似能极大简化特殊曲线有理数点上界精确估计的方法。

    当然这里也只能用看似,因为乔喻直接利用彼得·舒尔茨搭好的框架,一口气创造了五项数学工具,并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问题是,虽然他觉得这些被刚刚创造出的数学工具肯定是正确的,只是他暂时一个都无法从数学逻辑上给完全证明了而已。换言之,这些有希望解决某个世界难题的数学定理,他一个都没办法证明,所以很难说这些定理是否真的成立。

    所以从理论上说,他刚才提出了五个不那么大众的数学猜想。

    不管有没有用,起码稿纸写满了整整三大张,正好讲座的时候可以拿去跟大家讨论。

    而且有了这些东西,乔喻觉得他这已经不是具备基本的礼貌了,这简直就是礼遇,在向对来办讲座的教授致以华夏最高礼节。

    毕竟他不但研究了对方的论文,还找到了一套看起来似乎能用来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足以证明他经过了一段时间极为缜密的思考。只要不去计较暂时无法证明这一点点小细节的话,就很完美。

    而且构造这套工具也不过只用了他一个多小时。

    乔喻算是体会到,那些大数学家们没事儿就搞出一个猜想的乐趣了。

    大概就是那种反正我大概觉得这个数学理论就是这么回事儿,但我没法证明,谁想证明可以随便尝试的心态。

    乔喻甚至已经幻想等他以后成为像黎曼、费马那样全世界公认的大数学家了,也要搞个特别牛逼、特别有用,让人觉得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数学猜想出来。然后自己偷偷私底下给证明了,再把手稿给藏起来,留在遗言里。

    接下来他就去跟类似克雷研究所这样有钱又知名的数学研究机构合作,双方一起拿出大笔的钱出来悬赏,谁能证明了他的猜想,就能马上把这笔钱拿走!等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却发现无法证明的时候,他就旁边看热闹,时不时的还能出面发言鼓励大家几句,或者丢点云里雾里的线索出来。

    直到他挂了之后,遗言曝光,全世界数学家才知道原来这个猜想其实是定理来著,早就被他证明过了,哎,但他就是活著的时候不告诉大家,就是玩。然后那笔奖金自然也是要发给他的,虽然他死了,但是可以留作遗产传给下一代。

    真的,这事儿光想想乔喻都觉得很带感,甚至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而且现实中他距离实现这个好玩的事也不过只差了仅仅三步而已。

    第一步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大数学家;第二步想出这个猜想,第三步完全且无误的证明它!看吧,数学就是这么简单。

    心里想著一众数学家目瞪口呆的样子,乔喻不由得会心一笑,再次看了眼自己的杰作,站起来狠狠的伸了个懒腰,然后顺手拿起了手机。

    今天的学习就先到这儿了,乔喻很清楚,他刚刚异想天开搞出来的那些东西,以他目前的能力根本不可能证明的了。但不要紧,彼得·舒尔茨的相关论文他也还没看完。说不定看完之后就能受到启发,一不小心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呢?

    刚才乔喻看了下,这位罗伯特教授可是有一篇论文发布在了《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上,这可是老薛曾经跟他提到过的世界四大数学顶刊之一。换句话说,那老头都还没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他的论文都能上世界顶刊,他如果真能把这类问题给解决了,那必然是更有资格上的。

    虽然这不是那种解出来之后能震惊全世界数学家的那种数学难题,但既然这么多数学家对这玩意儿感兴趣,说明影响力肯定还是有的。起码能算追平了对面那所学校培养的那个叫郑志强的天才学生了吧?

    其实也不全是好胜心作祟,主要是乔喻一直认为自己吹过的牛逼,就得尽全力去实现,如果因为遇到点困难就懈怠了,那他还怎么实现自己的梦想?今天他因为对面一个天才之前做出的成绩太牛,就放弃跟对方比拼的心思,那明天他岂不是会因为赚几十亿上百亿太难,就放弃收购整个小区的心思?那他跟外公那些动不动就喜欢吹牛逼的酒友有什么区别?

    男人嘛,遇事儿必须得迎难而上,字面意义上的,而不是字音意义上的。打开手机,看了眼时间,才十点二十三分。

    于是乔喻点开了微信,想著给乔曦发个消息,瑟一下。只是这破软体打开的瞬间,朋友群弹了一堆的消息出来。

    点开看了眼,果然是余永俊那小子不停的@了他几乎一整天,大概就是闲下来就忍不住@他一下。

    咋说呢,乔喻这两天的确没在群里冒泡,一方面是因为自觉时间紧任务重,另一方面他已经感觉到一直欺负群里那个小朋友似乎不太好...

    好吧,虽然大家其实都是同龄人,但他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那两个家伙还在高中厮混,这差距不就出来了嘛?

    乔喻现在认为网络上那些说什么大学生清澈而愚蠢,高中才是人生智慧巅峰的家伙,要么是在自嘲,要么就是上了个假大学。不说别的,光是燕北大学这套图书馆的文献系统全国上下哪个高中能比得了?

    这玩意儿是真能提高眼界啊。

    他读高中那两个月,每天窝在铁一中那间自习室里,想找点什么有用的资料,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在通过搜寻引擎寻找到资源,而且很多时候好不容易搜索出的资源还不那么优质,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来了京城之后,在这间小屋里通过燕北大学内部的文献查询系统,分分钟搜索到一大串,还都是极为优质的资源!看不完,根本看不完!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好运时间 上瘾 慢性沉迷 雪意和五点钟 仵作惊华 理我一下 白色口哨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漂亮朋友 痛仰 黑天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敬山水 杀死那个白月光 俗人回档 甜妻 顶级诱捕公式 温柔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