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31章 创纪录的投资(第 4/4 页)

    如《信报》就在他们的新闻报道中,预测了林氏影业今年的营收规模可能要超过16亿港元的规模,其中75%都是来自于海外市场。

    《信报》说《忍着神龟》固然是今年林氏影业营收大增的关键,但其最近两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举措也功不可没。

    他们特意在文章中提到了林氏影业在日本成立的海外子公司大路影业。

    在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大路影业除了负责林氏影业影片在日本的发行,还参与了6部日本本土电影的投资和出品,收获颇丰。

    在文章中,《信报》还谈到了林氏影业的上市契机。

    《信报》认为,此时的香江电影正值巅峰,林氏影业应该争取在两年之内上市。

    最后,《信报》还强调:

    湾岛、东南亚等传统外埠市场在林氏影业营收当中所占有的比重正在不断降低,这有利于林氏影业更好的转型为一家横跨电影产业上下游、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影业巨无霸。

    《信报》的报道在香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在很多商界巨贾的眼中,电影这门生意是不太能上得了台面的。

    一个原因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戏剧这门艺术的轻视所致,另一个原因是盘子实在太小了。

    八十年代香江电影市场的规模一再扩张,也不过10亿港元的盘子,算上外埠市场,顶天就是三四十亿港元而已,还不及长江实业市值的二十分之一。

    而长江实业不过是香江诸多地产公司的其中之一。

    但今年林氏影业却给了大家一个不小的惊喜,营收破15亿港元,这放在恒指市场当中已经足以撑起一家大几十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了。

    以至于百富勤的梁伯韬在看到报道的第二天便致电陶玉书,第一句话问的就是:「林太,有没有兴趣把林氏影业做上市?」

    这个时候陶玉书刚刚落地沪上,听着梁伯韬的话,她没有表态,只是说:「等我回去再聊。」

    闻言,梁伯韬心中不由得一喜,没拒绝就是有想法。

    「好,那我等您回香江。」

    陶玉书到了沪上后入住的是和平饭店,前天到内地的湾岛电影代表团也住在这里。

    挂断电话后,她朝一旁的谢靳和于本正说了声抱歉,又接着刚才的话题。

    谢靳感叹道:「《寄生虫》确实可惜,这可能是中国电影距离奥斯卡金像奖最近的一次。」

    《寄生虫》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件事不仅是在香江,内地的媒体和电影界同样也在关注着。

    前两天,当新h社的记者将奥斯卡颁奖结果通报回国内后,国内电影界也不由得为之一叹。

    这些年来受舆论影响,奥斯卡金像奖在国内的地位已经超越了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大家在提到这个奖项时都会带上滤镜。

    「可惜是可惜了一点。不过终归是锦上添花,我们做电影公司,不可能指望一部电影吃到死,

    能够恒定产出高质量、高水准的电影才是取胜之道。」

    于品正赞道:「陶总这话是金玉良言。」

    然后他又说起了这两天跟湾岛电影代表团接触的情况。

    早在今年1月,湾岛电影界发起成立了第一个两岸文化交流团体一一中国两岸影艺协会,发起人是大学公司和年代国际的老板邱复生。

    侯孝贤扬名世界的《悲情城市》便是此人投资的。

    中国两岸影艺协会成立后充当起文化交流打前锋的角色,策划了这次湾岛电影代表团的访问。

    邱复生这个人对香江和大陆电影市场极有野心,后世他在押宝侯孝贤成功后,便将目光锁定在了章艺谋的身上。

    并成功投资了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活着》两部作品,对章艺谋早期的事业发展提供了不可忽略的帮助。

    现在章艺谋跟着林氏影业混了,但邱复生对香江、大陆电影市场的野心却没变。

    昨天于品正跟他透露了《赤壁大战》的信息,他立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邱复生的大学公司是林氏在湾岛的合作者之一,大家互相有些了解,陶玉书对他想参与《赤壁大战》没什么反对意见。

    「两岸三地共同投资、制作的话,也是个不错的头,而且也算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成绩。

    」陶玉书说。

    于品正的手指用力点在茶几上,表情有些亢奋,「没有错,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陶玉书主张再联系中影,不过这次她没有再找丁达明,而是直接联系了广播电影电视部一把手艾同志。

    艾同志出身水木大学,前几年才调到广播电影电视部,陶玉书找了找关系很容易便联系上了。

    听陶玉书说明了情况之后,艾同志很重视,但因为涉及到了两岸三地的问题,他不敢擅专,找到了人特别大的廖公汇报情况,顺利获得了支持。

    艾同志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陶玉书,然后又说自己工作繁重,将这件事交给了广播电影电视部新上任的副手田同志。

    经过这样一番沟通,《赤壁大战》项目正式立项。

    电影导演确定为谢靳,总投资3000万人民币,由林氏影业、香江年代影业、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沪上巨星影业公司四家共同投资。

    其中林氏影业投资1800万,香江年代影业投资500万,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投资500万元,沪上巨星影业公司投资200万元。

    香江年代影业就是邱复生的年代国际,如今湾岛方面不允许两岸合拍电影,他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参与投资。

    沪上巨星影业公司则是沪上电影制片厂的子公司,名义上的总经理是沪影广的常务副厂长迟习道,实际上却是谢靳说了算的。

    巨星影业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算是国内第一家具有相对独立制片权的影业实体,也是谢靳在电影迈向市场化的一次大胆尝试。

    《赤壁大战》总投资3000万元,创下了中国影史的新纪录。

    消息一出,顿时在两岸三地电影界引起一阵波涛汹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刺青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攻玉 上瘾 仵作惊华 甜妻 白色口哨 雪意和五点钟 文物不好惹 顶级诱捕公式 敬山水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娇瘾 杀死那个白月光 猫咪的玫瑰 天之下 小蘑菇 慢性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