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63章 民族的未来(第 4/4 页)

    往下第三层的特征,可以存在于一个完全的历史时期,虽经剧烈的摩擦与破坏还是巍然不动,比如说古典时代的法国人的习俗,这个特征附带或引申出一大堆主义和思想感情。

    但这无论如何顽固,也仍然是要消灭的。

    比这些观念和习俗更难被时间铲除的,是民族的某些本能和才具,如他们身上的某些哲学与社会倾向,某些对道德的看法,对自然的了解,表达思想的某种方式。

    要改变这个层次的特征有时得靠异族的侵入,彻底的征服,种族的杂交,至少也得改变地理环境,迁移他乡,受新的水土慢慢的感染,总之要使精神气质与肉体结构一齐改变才行。

    丹纳是个‘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他对于文化的某些见解不需要被我们完全赞成,但他至少从某一侧面帮助我们领悟到了所谓文化的层次。

    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珍视我们民族的文化,将所有的东西都一股脑的视为糟粕,封禁焚烧,大家想没想过长此以往的后果会是什么?

    ——民族文化的毁灭、民族自信心的低落。”

    林朝阳说到这里,声音低沉,痛心疾首。

    他的声音一直不高,可众人却听的越发沉重。

    大家都学过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经历了百年屈辱史,直到现在,国内的民族自信心依旧在低位徘徊。

    这其中的原因细究起来有很大的复杂原因,但或主动、或被动的民族文化的毁灭确实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林朝阳的道理讲的非常透彻,在场众多人不禁颔首认可。

    “一个民族自己的过去,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也是不那么容易被忘记的。

    理论上来说,这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中国人,我们中华文化就不会灭绝。

    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抛弃了我们的文化,那么,我们这个民族还有过去吗?

    一个没有过去的民族,还会有未来吗?”

    林朝阳的一声声发问直击在场众人的心灵,振聋发聩。

    最后,他用坚实而铿锵的声音说道:

    “我们的文学应该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枝叶难茂;根若深,则生机勃发。

    也只有如此,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再次涅槃重生,光耀世人!”

    话音落下,座谈会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沉浸在林朝阳震撼人心的讲话中,久久沉吟。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人从他的讲话中回过神来,送上了第一声掌声。

    进而,掌声雷动,震耳欲聋。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讨逆 国民法医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国潮1980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那年花开1981 华娱从男模开始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大医无疆 大国军垦 重燃青葱时代 盖世神医 终极火力 1987我的年代 重回1982小渔村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龙王令 文豪1978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理我一下 捞尸人 好运时间 仵作惊华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小蘑菇 雪意和五点钟 宦宠 斗爱之冠 刺青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黑天 文豪1978 延迟心动 白色口哨 悍将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漂亮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