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18章 遗珠之憾的威力(第 4/4 页)

    尤其是在大家看来,本届茅盾文学奖中有那么两三部作品的获奖是有待商榷的,这种惋惜遗憾之情就更为突出。

    许许多多的文学爱好者将《梵高之死》看成了是本届茅盾文学奖以政治导向评选的受害者,其中不少激愤者还致信评委会表示不满。

    在茅盾文学奖广受民众关注之际,这样的小道消息不断传播,让数以万计的读者都对《梵高之死》产生了兴趣,纷纷到书店购买。

    就在前几天,新一期《读书》杂志出刊,上面发表了一篇标题为《首届茅盾文学奖遗珠之憾》的文章,立刻引起了众多文化界人士和读者的注意。

    《读书》是文化评论杂志,创刊时间是1979年4月,与《花城》同月诞生。

    说起来这份杂志的出身是有些复杂的,创刊之时《读书》的编辑部设在人民出版社,机构名义属于国家出版局,刊物主办者是国家出版局研究室。

    主管领导是人文社的副社长范用,主编陈原属于商务印书馆,副主编倪子明来自研究室。

    在79年4月的创刊号,《读书》大胆的喊出了“读书无禁区”的宣言,让彼时仍处于解冻前夕的文化界为之侧目,迅速赢得了文化界的推崇和读者们的喜爱。

    此后几年之间,《读书》的销量屡创新高,单期销量早已过了十万份。

    要知道《读书》的格调可比一般的文学杂志高了不少,自然受众也就没那么多,能创下单期过十万份的销量,足以说明其在文化界受欢迎的程度。

    《首届茅盾文学奖遗珠之憾》这篇文章盘点了五部落选最后获奖名单的作品,都是比较受欢迎的长篇作品。

    文章中肯的分析了这五部小说各自的优缺点,又大胆猜测了落选的原因,说的有鼻子有眼,一下子就抓住了众多读者的眼球。

    《梵高之死》作为本届评奖的最大遗憾,自然也被列入了这遗珠之憾中,笔者在谈到它落选时,直言《梵高之死》就是吃了意识形态的亏。

    要知道《读书》的读者当中文化界人士占据了相当大的群体,在《读书》上的这篇文章出来之前,关于《梵高之死》落选的种种论调还只是在私下里传播。

    现在有了这篇文章的启发,不少《梵高之死》的拥趸都忍不住为这部小说叫几声屈。

    在这些拥趸们的推波助澜下,这部小说不仅成了本届茅盾文学奖最大的遗珠之憾,更成了政治参与文学最深切的受害者。

    短短几天之内,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开始为《梵高之死》摇旗呐喊。

    一时之间,舆论热潮甚嚣尘上。

    首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结束一个多月之后,《梵高之死》这部落选作品所掀起的声势竟然比那些获奖作品还要浩大。

    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重燃青葱时代 国民法医 1987我的年代 讨逆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华娱从男模开始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巅峰学霸 1979黄金时代 文豪1978 龙王令 修罗剑神 至尊战王 大国军垦 盖世神医 捞尸人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理我一下 捞尸人 好运时间 仵作惊华 丹霄万里 小蘑菇 顶级诱捕公式 雪意和五点钟 斗爱之冠 宦宠 刺青 白色口哨 黑天 延迟心动 文豪1978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不循(重生)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