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可惜不是酒(第 3/4 页)
说起这件事,陶玉书心中便有些愧疚,美国这边哪有那么多的中文资料给他查啊!
这半年为了陪伴她,丈夫一直待在美国,耽误了他的创作。
晚上7点多,陶玉墨倒过了时差,早早的就去睡了。
陶玉书对林朝阳说,「这次回去,你就先回燕京吧,省得找资料、翻档案那么大费周折的。」
眼下马上就还有半个多月就元旦了,在外这么长时间,林朝阳确实感到了各种不便。
「也好。」
两天后,夫妻俩落地香江,陶玉书打算在香江待到年前,林朝阳则打算先回燕京。
结果还未等林朝阳出发,一则消息打乱了他的行程。
李翰祥去世了。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李翰祥本来已经多年没有再拍片,这几年一直都是在给林氏影业当艺术顾问、当监制。
每年入账一两百万港元,日子过得轻松又自在。
今年不知怎地,突然技痒难耐,打算重操旧业,打算搞一部古装电视剧《火烧阿房宫》。
结果投资到位了,剧组也刚拉起来,李翰祥却在剧组突发心脏病离世。
1926年生的李翰祥今年整七十,早在快二十年前,他就曾因心脏问题做过手术。
恢复之后,一直也不太注意身体,这些年来也没出过什么大问题,导致他格外放松了警惕。
《火烧阿房宫》这部电视剧是李翰祥自己拉的投资人,纯粹是为了玩回票,没想到竟成了他的绝唱。
他离世后,剧组陷入一片慌乱,上千万人民币的投资极有可能打了水漂,投资人们乱做一团,把前往内地为李翰祥筹备后事的张翠英和两个女儿围堵在了剧组。
惶恐之下,张翠英只能给陶玉书打电话求助。
剧组取景就在燕京朝阳区的李家坟,得到消息的林朝阳夫妻俩只得又飞回了燕京。
「李家坟、李家坟,谁能想到这地方真就成了‘李家」的坟。」
张翠英见到林朝阳夫妻俩情绪很激动,她丈夫刚去世,来内地收敛遗体,没想到却被堵在了剧组,惊惶了两日,好不容易等来了林朝阳夫妻俩,哭诉个不停。
《火烧阿房宫》这部电视剧规划了40集内容,投资1200万人民币,在这年头绝对是大制作了。
从这个投资也能看出投资人对李翰祥的看好,毕竟是华语影坛少有的大导演嘛,第一次拍电视剧,大家对他寄予了厚望,
可《火烧阿房宫》的情况却并不顺利,李翰祥第一次拍电视剧,完全是当作电影在拍剧组从8月份开工到现在四个月时间,40集的内容仅仅拍出了4集而已,可1200万的投资却已经消耗了过半。
除了严重超支,还有一些工作人员趁乱要求剧组涨薪。
另外李翰祥拍电视剧,内地的电视台们很给面子,电视剧还没见到呢,几家电视台的播出时间都已经确定了,时间紧张。
了解完情况,陶玉书也不禁这样的情况感到头疼。
好在她面子够大,投资人们见她有她主持局面,不敢再造次。
陶玉书提出让副导演夏祖辉接过导演的任务,将闹事的人全都清出了剧组,又给剧组追加了300万人民币的投资,快刀斩乱麻的解决了剧组的乱局,李翰祥的葬礼才得以顺利举办。
因为回港路途遥远,李翰祥的葬礼只能在燕京举办,葬礼不算热闹,张翠英和几个女儿、林朝阳夫妻、梁家辉、岳华等亲朋出席了葬礼。
根据李翰祥生前遗愿,他的骨灰留在了内地。
骨灰入土这天天寒地冻,成群的乌鸦扑飞上天空,黑压压一片,叫人心情压抑。
林朝阳想起当年刚跟李翰祥认识的时候,一晃都那么多年过去了。
葬礼结束,陶玉书同张翠英母女一起回了香江,林朝阳则留在了燕京,这是夫妻俩商量好的事。
他想起了同样在拍戏的谢靳,谢靳可比李翰祥还大了几岁,他专门跑到了横店。
见到谢靳,林朝阳松了口气,老同志脸色红润、中气十足,看起来充满干劲。
《鸦片战争》开春后再广州拍摄了两个多月后移师舟山,拍摄海战戏份,之后又是两个多月才来到横店影视城拍摄。
本来在开机时,有了人《赤壁大战》的经验,谢靳是有把握在11月份之前拍完的。
可现实情况给他泼了盆冷水,按照现在的进度,1月上旬能拍完就算是快的了。
一见林朝阳,谢靳的抱怨就不停。
一是因为电影的拍摄难度,二是与章艺谋的磨合。
《鸦片战争》在广州派了虎门销烟在内的几场重头戏。
「虎门销烟」那场戏,章艺谋为了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愣是折腾了快一个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