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林朝阳生平考(第 3/4 页)
《石壕吏》,杜甫著。
唐诗在日本又被称为汉诗,千百年来在日本的影响力巨大。
近藤直子介绍作者是杜甫,在场学生们立刻恍然,杜甫的《春望》可是教科书里他们从小就学的汉诗。
了解了诗的由来,又听了一番解释,在场所有人都明白了林朝阳的意思,眼神中不禁流露出思索之色。
这个时候林朝阳才恳切的说道:「你问我对日本有没有敌意,现在我回答是:有,我想这应该是你想听到的答案。
对二十世纪以来军国主义当权的日本,我有极大的敌意。
统治者为了野心可以不计代价的牺牲平民百姓,不仅对自己的国民,也对被侵略的国家和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罪孽、苦难。
像这样的政权和他们的帮凶、走狗,都要被钉到耻辱柱上。」
林朝阳说话的时候语气逐渐激昂,到最后疾言厉色,横眉冷对。
但出奇的是,在场数百位日本人,却没有任何一人流露出愤怒之色。
在刚刚的对话中,林朝阳在众人不知不觉间已经将「日本人」这个概念切割成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平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哪怕这些平民里也有人做过助纣为虐的事,但这也不妨碍他们把自己的立场站到「战争发动者」的对立面。
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坏人。
他林朝阳痛恨的是「发动战争的统治者」,与我「平民」何干?
偌大的会场在短时间内陷入了奇妙的沉静,许多人面有所思。
这时一直坐在台上的大江健三郎有些情绪激动的开了口,「二战时期日本对亚洲各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是我们必须要承认和反思的,我们要正视历史和翻过的罪行。
在日本军国主义从未消失,它只是蛰伏,日本必须要警醒,我们不能成为重复罪恶的日本人。」
大江健三郎的大声疾呼让在场不少青年学生动容,再加上林朝阳刚才的那番回答,这场交流会在进入尾声之时突然就多了些深刻的意义。
现场沉寂片刻后零星的掌声响起,而后掌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
台上的林朝阳郑重的握住了大江健三郎的手,表达对他坚守着作家的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敬佩。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国内知名的左派和反战主义者,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过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和日本政府对战争罪行的遮掩,
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的演讲上,他将南京大屠杀列为「二十世纪三大人道主义灾难之一」,呼吁日本政府停止对历史的暖昧。
台下的山田幸雄听着耳边如雷的掌声,脸色不甘,却无可奈何。
交流会结束后,近藤直子为了山田幸雄的冒味提问,一脸歉意的向林朝阳道歉。
七十年代以后,日本的右派在民间越来越有影响力。
今天这场交流会不涉及政治,事前她也早已和学校、学生会的组织人有过交流,没想到还是出现了这种问题。
「无妨,这种程度的交流其实没什么问题。」林朝阳毫不在意的说。
说话之间,两个学生送来了一堆书。
今天难得林朝阳和大江健三郎来到日本大学,许多学生都提前准备了他们的书准备索要签名。
为了维持秩序,学生会方面要先把书收上来,等签好再发还回去。
少了被学生们围堵的烦恼,林朝阳和大江健三郎各自轻松的签名,随口聊着天。
林朝阳注意到,学生们送来的书里,他的作品要比大江健三郎的多了一点,其中又以《渡舟记》的数量最多。
看来确实如山川朝子所说,《渡舟记》的风格很受日本读者的欢迎。
待签完了名,两人才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离开图书馆。
离开时,还有许多学生正排队领着他们的签名书。
中午吃过饭,下午林朝阳又在日本大学参观。
晚上河出书房的现任社长河出实也请客,地点定在了千代田区的高级料亭七廿),翻译成汉语的话就是塞尚,装修风格偏法式,主营的却是日本寿司。
用餐后,河出实也面带歉意的说:「林桑好像对寿司不太喜欢,这是我们的失误。」
河出书房成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河出实也是出版社创始人河出净一郎的玄孙。
河出书房在日本文学界名气颇大,但要说综合实力,不算是一流出版社这些年林朝阳的作品在日本累计销售了过千万册,如此大的销量几乎占据了他们业绩的1/10,
由不得河出实也不重视。
「河出社长太客气了。寿司的风味很不错,只是我这人长了个中国胃。」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