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气势磅礴!恢宏无匹!(第 3/4 页)
「跟他聊聊,先把发表的事定下来。」
崔道义面露迟疑,「这也太急了,三审三校的流程好歹也得走一下吧?」
「没说不走。这不是先去跟他聊聊嘛,之前不是有传言说他这部小说审了半年嘛。
人家肯定着急了,现在稿子都到我们这了,发是肯定要发的,提前沟通一下有什么不好?」
崔道义一想也对。
程树榛跟林朝阳没怎么接触过,好在有崔道义这个熟人,见面寒暄几句,聊起对小说的评价,程树榛击节而赞,溢美之词不绝于口。
听的林朝阳都有些不太好意思,连忙谦虚了几句。
「这部小说放在我们《人民文学》发表,可以说是我们刊物的荣幸。不过以《人民文学》的版面,要发表这样一部鸿篇巨著可不容易。」
程树榛说到了发表的具体细节,脸上露出沉吟之色。
林朝阳的新作总字数达到了惊人的85万字,字数稍逊于当年的《闯关东》,但在信息密度上却还要更胜一筹,这充分显示出如今林朝阳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
这样长的一部小说,如果按常规来发表,显然是不恰当的。
所以程树榛梢加勘酌,便作出了决定。
「我们要出个专号!」
《人民文学》出专号是极其少见的,更别提是单单为了一部长篇小说而出的专号,但程树榛的语气却无比坚定。
「还有不到两个月就是国庆了,朝阳这部小说很符合国庆的氛围,我们要赶在国庆当月推出来。」
一旁的崔道义吃了一惊,老程你张口就来啊!
以十月为限,再怎么延长也就是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要完成一部八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的审校工作。
考验的不仅是编辑们编审校的效率,更是整个杂志社的综合动员能力。
他心中叫一声苦,想拦却没法拦,话都说出去了,再改口那不是打脸吗?
打的不是他们自己的脸,而是《人民文学》的脸。
见程树榛如此重视自己的小说,林朝阳也很高兴,道了两声谢,又跟程树榛聊了几句发表的细节问题。
过了半个多小时,程树榛和崔道义走出小六部口胡同。
「老程,你怎么也不跟我商量一下,10月就要发表,那是个什么概念你不知道吗?」
崔道义埋怨道。
「这件事难度肯定是大,不过刚好应时应景嘛。其实要按我的想法,赶在9月发表是最好的,今年可是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啊!」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个仪式宣告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
每年的9月3日,也被设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你可真敢想!」崔道义惊呼。
「我又不傻。9月肯定是来不及了,10月咱们争取一下是有可能的。专号标题我都想好了,就叫‘反法西斯战争专号’,怎么样?」
崔道义轻叹一声,「想法是很好,可你就没想过这工程量有多大?」
「你别总想着困难,要想想这件事的好处。先不谈这件事的意义,我们就谈这部小说对我们《人民文学》销量的影响。
「林百万’的名号可不是说笑的,小说的质量咱们都看到了,我说能卖个200万份不算夸张吧?」
谈及杂志销量,崔道义也不像刚才那么抗拒了。
这么多年来,林朝阳在国内读者群体当中的号召力,早已无需赘言。
但凡他的作品在哪家刊物发表,对刊物当期乃至往后几期的销量影响那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再配合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50周年和国庆的氛围加持崔道义也不免亢奋起来,他说道:「要不然在专号里放些评论家的文章吧,朝阳这部小说口碑爆棚是必然的,把势头造起来,说不定效果更好。」
程树榛拍手笑道:「好主意,回头你安排人约稿。」
「行。」
新作的发表有了眉目,两个孩子的暑假也快结束了,林朝阳便带着他们回了香江。
从去年年末到八月末,林朝阳离开香江大半年的时间,一家人总算是聚齐了,深水湾道75号的别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电视屏幕里放着的是星空卫视这个暑期最新播放的电视剧《寻秦记》,后世这部小说是在1994~1996年之间连载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