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要喜闻乐见(第 3/4 页)
林朝阳轻叹着,到了嘴边的安慰没有说出口,在这样的生死关头一切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李拓平时人缘好,张暖心住院这段时间探望的络绎不绝,还有一些朋友主动帮忙照顾。
之前大家来探病时都怕打扰张暖心休息,可最近这些天,很多时候张暖心哪怕疲惫不堪,也很愿意跟朋友们聊天,让他们陪在身边。
死亡如同深渊一般凝视着她,唯有亲人、朋友的陪伴才能让她安心。
她喜欢听大家说说笑笑,那个时候她嘴角默默的藏着一丝浅浅的笑,尽力的压抑着病痛。
林朝阳和李拓、何志云随意的聊着天,一直到晚上张暖心撑不住,沉沉睡去。
5月28日,第48届戛纳电影节落下惟幕。
这届电影节章艺谋携《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再度冲击戛纳金棕榈失利,只得了个技术大奖。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失败并不出人意料,这个阶段的章艺谋正处于转型的摇摆期,连他自己都找不准自己的叙事风格和艺术表达。
不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失利更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本届戛纳的风格。
今年是电影艺术诞生一百周年,夏纳为此特别举行了一百周年的专题论坛。
在这个论坛上,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索伦·克拉格·雅格布森、克里斯蒂安·
莱沃和托马斯·温特伯格共同发起了「道格玛95宣言」。
所谓「道格玛95宣言」,内容包括了:
所有拍摄必须在实景中进行,不得加插道具或布景:
声音和影像的制作不得分离;
必须是手持摄影:
影片必须是彩色的,禁止使用特殊灯光;
不得使用所有光学效果和滤光镜;
类型片不被接纳格式必须使用35mm胶片这帮导演的初衷是反对好莱坞的技术至上主义,但提出的宣言怎么看都有些反智。
道格玛95宣言在未来的电影界并没有掀起多大的影响力,不过确确实实影响到了1995
年的夏纳电影节,这一届电影节的重要奖项几乎全都被欧洲的艺术电影攻陷。
欧洲电影人看起来赢得了一次重大胜利,殊不知这只是给他们的坟头又添了一锹土而已。
次日早晨,林朝阳接到了李拓的电话,又赶到了医院。
在他走后的第二天,张暖心在晨光微熹中陷入了昏迷,之后高烧不退,坚持了两天,
昨天傍晚突然清醒了一阵,跟李拓和女儿说了几句话,便没了声息。
张暖心的葬礼没有俗套的流程,朋友们为她策划了告别仪式,鲜花簇拥。
参加完张暖心的告别仪式,林朝阳心情有些沉重,尤其是看李拓那失魂落魄的模样,
心中更生不忍。
「有空到家里坐坐。」
告别仪式上人太多,林朝阳也不便说太多,李拓闻言沉重的点了点头。
几天后,章艺谋出现在小六部口胡同,情绪同样有些低落。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冲击金棕榈失败,对章艺谋的打击有些大,这个打击一是来自于失利本身,二却是来自于国内媒体的一致批评。
《文汇报》认为《摇啊摇》人物塑造失败,唐老爷(李保田饰)缺乏杜月笙的历史厚重感,行为幼稚如暴发户。
巩俐饰演的小金宝举止粗鄙,情感线生硬,从秋菊的坚韧到小金宝的浮夸,巩俐的演技被导演拖累。
《燕京青年报》批评影片的情节设计像是两部电影的拼贴,导致观众始终无法代入剧情。
《南方周末》更是发表了重磅专题文章《张艺谋的滑铁卢》,称《摇啊摇》的失败标志着「第五代导演集体失语」。
并且激进的断言:「当张艺谋开始模仿王家卫的镜头语言时,他已失去作者电影的魂」。
香港《电影双周刊》用「摇摇晃晃的艺术崩塌」形容其创作危机,《新民晚报》
以「摇向商业化的沉船」为题在一周之前奖项结果未出的时候,章艺谋还被媒体们奉为「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距离电影大师仅一步之遥」。
前后如此之大的反差,即便是林朝阳这个旁观者,也不免感到几分齿冷,更湟论身为当事人的章艺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