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01章 简在帝心(第 3/4 页)

    嗯?

    来自亲爹的嫌弃让林朝阳猝不及防,前几年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咱们家娶到玉书这样的媳妇,真是烧了高香了!」

    差不多得了啊,我好歹也是你儿子!

    看懂了林朝阳的眼神,二春同志终于收住了话头。

    林朝阳把话题转移到他的房屋租赁大业上,说起这个话题,林二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一晃他干这营生也三年了,手里光是四合院就收了快30套,这些四合院遍布四九城,规模、建造年代不尽相同。

    若是放在后世,将会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林朝阳很想对二春同志说,其实你才是咱们家最能赚的那个。

    除了快30套完整的四合院之外,林二春手里还有近百间平房,大多都分布于城外的大杂院内。

    这年头大多数的房子都是公房,私房并不多,交易的就更少了。

    林二春三年来可劲儿的收房子,也只攒了这么多房子而已,

    「你刚才有句话说的对,做大做强。我发现这房子越多,只要管理到位,有些事情反而没那么麻烦·—.」

    林二春说起生意经忍不住兴奋起来,这个兴奋一方面是因为赚钱,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老有所用,在燕京这地界又发挥上了余热。

    「今年至少能赚这个数———」

    林二春朝林朝阳比划了一个手势,一巴掌缺了个大拇指:四万块。

    他说起来由不得发出感叹,在农村苦哈哈了一辈子,没想到临了临了在燕京当上了资本家。

    「爸,现在不流行‘资本家’了,得叫企业家。”

    林二春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啥企业家,就一个收租的。」

    他又说道:「你还别说,我发现你小子干活不行,眼光不错。不仅能娶着玉书这么好的媳妇,看行情也挺准的。」

    「啥意思?」

    「燕京的房价又涨了!」

    现阶段,尽管国内已经开启了商品房试点,但本质上来说还不存在房地产市场,城镇居民的住房主要还是以福利住房为绝对主力。

    林二春说燕京的房价又涨了,并不是从宏观的角度去说,而是指他经历的这些私房交易。

    较之三年前,燕京的私房交易价格已经有了较大的涨幅。

    「以前二环附近一进的院子多少钱?便宜的三千,贵的四千块,怎么着都够了。

    现在,少于五千块钱人家朝都不朝你一眼。

    喉,你说照这么个涨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在商品房没有大行其道的年代,房价的增长才是真正反映市场化的指标,反倒是后世那种由zf供地、开发商操盘的形式-

    「管涨多少,归根结底是因为有人需要房子,才有这个市场。

    老百姓没钱、工资收入低、私房数量还少,房价却仍在涨,这说明住房条件不仅是没有改善的,还在进一步恶化。」

    林二春点了点头,难得的夸了林朝阳一句,「行,没白在玉书跟前儿受熏陶,这份见识比我强。」

    我谢谢您!

    翌日,林朝阳打算去商场采购点年货。

    刚下了一场大雪,道路不算好开,到了商场,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看着那厚厚的人群,林朝阳还是退却了。

    双轨制并行、经济过热、货币超发,今年以来老百姓已经能明显感受到通货膨胀的压力。

    又赶上年关,抢购商品的热潮自然要比前几年更凶猛。

    林朝阳知道,现在的抢购潮已经是接下来的几年里最温和的。

    他想了想,没有在商场盘桓,跑去友谊商店和华侨商店采购了一圈,将车子装的满满当当的,然后开往燕大。

    到了朗润湖公寓楼下,他打开后备箱,左手拎、右手提,将东西送上了楼。

    见到陶父陶母,两位老人少不得又问起陶玉书,听说女儿现在人在国外,陶母忍不住抱怨了起来。

    「为了赚钱什么都顾不上了,孩子不管、过年也不回家—————」

    「好了!就是晚点回来,又不是不回来。」

    陶父打断她,问林朝阳:「希文、希武在你那待的怎么样?」

    「好着呢。现在大了,懂事了,还知道看着弟弟妹妹。」

    陶母露出欣慰的笑容,「比他爸小时候强,他爸小时候就知道欺负弟弟妹妹。」

    不在场的大舅哥膝盖中了一箭,陶父接着又关心了林朝阳夫妻俩这几个月在香江的经历。

    中午在陶家吃过饭,他又去了华侨公寓一趟,傍晚跟父母一起吃了顿饭。

    春节修忽而过,大年初三去杜家吃饭,林朝阳见到了杜峰,较上次见面,他又胖了一圈。

    林朝阳知道这大概都是喝酒应酬的后果,劝诫道:「你悠着点,钱不是一天赚的,别把身体搞垮了。”

    「没事。我主要是吃的太好了,天天下馆子。」

    杜峰不甚在意。

    八十年代,人们还没有以瘦为美的概念,富态与丰反而是生活富足的象征。

    杜峰又兴奋的拉着林朝阳说起了服装城的事。

    燕京亚欧服装城第一年的发展势头良好,给了他巨大的信心,去年一整年投入巨资在沪上和石家庄分别复制了两家服装城。

    模式几乎跟燕京如出一辙,不同的是,沪上的格调要更高一些,杜峰在南京路上租下了一处近5000平的卖场,投资近300万元。

    沪上人民本身就讲腔调,比燕京人民更舍得在穿衣打扮上花钱。

    沪上店开业首日,销售额高达26.9万元,可谓一炮打响。

    之后销售额略有回落,但很快便平稳下来,稳中有升。

    开业九个月时间,利润几乎追平了燕京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刺青 攻玉 上瘾 仵作惊华 顶级诱捕公式 甜妻 文物不好惹 白色口哨 雪意和五点钟 敬山水 小蘑菇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猫咪的玫瑰 娇瘾 神颜主播又封神了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天之下 杀死那个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