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79章 你讹人是吧?(第 3/4 页)

    鲜花和掌声可以以后再享受,他现在只想拍电影。一切为了艺术!

    《孩子王》在西柏林电影节获奖的新闻,在国内诸多媒体的报道下,持续不断的火热了一周多时间。但不管再怎么火热的新闻,总有过去的时候。

    进入三月,报纸上关于《孩子王》的新闻已经没了,最火热的新闻是马胜利向社会宣布:他将创办“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

    马胜利何许人也?

    他原本是石家庄造纸厂的业务科长,1984年厂里经营困难,难以为继,马胜利大胆提出承包造纸厂,承诺年底上缴利润70万元,工人工资翻番。

    这个大胆的举动一下子轰动了石家庄,而马胜利在承包石家庄造纸厂后,也真正做到了他的承诺。这一下子,马胜利自然成了了不起的能人,媒体争相报道,让他名气大增。

    各地方为了化解国营工厂经营困难的问题,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请马胜利到当地承包亏损的国营工厂。短短不到三年时间里,马胜利就承包了几十家国营造纸厂。

    被各路媒体誉为“改革典型”,连《人民日报》和新h社都推出了关于他的专题报道,俨然已经是第二个“步鑫生”,马胜利在这段时间突然宣布要创办“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在全国20个省市陆续承包100家造纸企业。

    这个动议经过各地媒体报道,几乎成为1987年开年以来最具爆炸性的公司新间。许多媒体赞誉这是一个让人振奋的伟大构想,展现出了新一代改革者的宏伟气魄这天晚上,陶玉书看着报纸和林朝阳讨论着马胜利的的“马氏神话”。

    她看的是新h社记者记录的所谓马胜利超高的“工作效率”,在她这个经营公司的人眼中,简直是匪夷所思。开个会就承包个工厂,跟领导干部谈几句就敢承诺当年扭转亏损,次年上缴盈利几十万元。

    这哪里是经营企业,分明是神笔马良。

    “这要是用来写小说的话,肯定是个好素材。朝阳,你觉得怎么样?”林朝阳笑着说道:“不怎么样。”

    “为什么?”

    “小说也得讲求逻辑,但现实往往没什么逻辑。我要是把这种情节写到小说里,估计读者得骂街。”听着他的话,陶玉书想了想觉得还真有几分道理,现实有时候简直比小说还荒诞。

    “那你最近有什么想法没?”陶玉书问。“有想法了。”

    听他这么说,陶玉书的眼睛立刻明亮了起来,问:“快给我讲讲。”

    林朝阳能有什么想法,无非是陶玉书问起来,他随便应付一句而已。

    见陶玉书追问,他支支吾吾的说:“现在想法还不成熟,回头我得多查查资料,采采风。”

    陶玉书一听更加感兴趣了,林朝阳最近需要查资料、采风的小说还是《闯关东》这样具有强烈史诗气质的著作

    她一个劲儿的追问,林朝阳又答不上来,只能岔开话题问道:“艺谋第一次执导电影,放他一个人在山东,你能放心吗?”“艺谋为人稳重又本分,出不了乱子的。去一趟山东,少说也得个把星期,香江那边还有一堆事呢。

    等小余到燕京来了之后,这些事暂时都交给她吧。”

    从年前回燕京之后,陶玉书除了2月初短暂回香江待了几天后,就一直是在外遥控指挥。这年头又不像后世通讯那么方便,往往沟通不是很及时。

    王晶的《最佳损友》在陶玉书上次回香江的时候刚拍完,但发行上映的事因为陶玉书不在香江,迟迟没有定下来。张婉婷的《秋天的童话》已经拍摄完了,正在做后期,杜琪峰的《阿郎的故事》也在年后开拍了。

    按照陶玉书的想法,林氏影业要保证一年之中作品在电影市场不问断上映,这个月得回去研究研究新片计划了。她决定下周回香江,在此期间还要把林氏影业在内地的办事处建立起来。

    有了《孩子王》的成功,陶玉书对《红高粱》开拍寄予厚望,她明白以内地导演如今的市场触觉拍商业片想要出彩是非常困难的事。

    那不如干脆就在艺术片的道路上再深入挖掘一下。既然要深耕,那筹备个办事处是理所应当的事。

    内地现在还没开放私人进入电影制作、发行领域,所以她也只能弄个办事处,用以协调在内地的电影投资。

    恰好上个月去西柏林,她跟中影的小余余玉溪有过交流,向她表明了招揽之意,开出啦5000元港元的月薪,还有奖金。当时余玉溪表现的很心动,但不知为何却犹豫不决,直到电影节结束后,她才答应了陶玉书。

    陶玉书一开始没弄明白,后来才想明白。

    估计余玉溪是还不太了解林氏影业的实力,怕这份工作干的不长久。

    在电影节待了十天,余玉溪该打听的也打听到差不多了,再加上《孩子王》获奖,林氏影业的海外版权交易火爆,她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回国之前,陶玉书和余玉溪约定,让她先回沪上探亲,然后再到燕京来正式开始工作。

    “就她一个人,人手太少了吧?你不怕人家觉得公司是草台班子,再半路跑路了?”林朝阳问。《孩子王》进入了版权运营阶段,林氏影业现在在内地只有《红高粱》一部正在制作的片子。

    陶玉书的想法是想让余玉溪负责《红高粱》的制片,顺便再对接参加电影节的事务,暂时有她一个人就足够了。见林朝阳这么说,她问:“那你是什么想法?”

    “可以把大哥叫来帮帮忙。”

    “他?”陶玉书立马就想否决这个提议。

    林朝阳看穿了她的想法,说道:“大哥虽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但你没发现他有个优点吗?”“什么优点?”

    “吃吃喝喝是把好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刺青 攻玉 上瘾 仵作惊华 顶级诱捕公式 甜妻 文物不好惹 白色口哨 雪意和五点钟 敬山水 小蘑菇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猫咪的玫瑰 娇瘾 神颜主播又封神了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天之下 杀死那个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