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美国精神的写照(第 2/4 页)
陶希文陆续抛售了大部分股票,他抛售股票的时候正值纳斯达克疯狂冲击5000点的时候,亚太新闻网的市值一度突破240亿美元。
他也因此收获了近1.4亿美元的收益,这些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超过了11亿,如果按照去年胡润百富榜的标准,他的财富足以路身内地富豪前10名。
而且最难得的是,他的财富几乎都是现金,可比很多纸面富豪实在的多。
互联网经济的火热让陶希文在27岁的年纪就收获了亿万身家,这当然是值得庆祝的事但就在全世界都沉浸在互联网经济的火热浪潮之时,谁也没有料到互联网经济的崩溃竟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国际市场。
在4月的第二个星期开始,飙涨了快两年的纳斯达克指数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急转直下,一周之内暴跌25.3%,创下了美国以来的单周最高跌幅记录。
互联网股灾正在席卷纳斯达克!
意识到这个可怕的现实正在发生,巨大的恐慌效应蔓延,投资机构和散户竞相抛售股票,形成了踩踏局势,纳斯达克指数一泻千里,毫无回转的可能。
许多杠杆投资者被迫平仓,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都损失惨重。
媒体上对于这场股灾一片唱衰之声,更加剧了外界的悲观气氛。
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势急转直下,除了股市崩盘,那些财大气粗的投资机构也谨小慎微了起来。
之前一直在跟即讯眉来眼去的几家投资机构现在都没了动静,装起了死狗。
他们甚至不压估值,而是直接不投了,可见这一场股灾给资本所带来的冲击性。
面对这样的情况,陶希文心里难免忧虑。
手里握着几个亿现金,他相信即讯即便是熬也能熬下去。
现在的问题是连美国这个互联网经济的「大本营」都对这个行业出现了信心危机,若是互联网行业真的从此一不振,即讯即便是能熬下去又能如何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忧虑,陶希文找到了林朝阳,寄希望于从林朝阳这里得到指点。
「你想让我说什么?纳斯达克股灾什么时候过去?还是即讯什么时候能上市?」
林朝阳的反问让陶希文陷入了沉默,他当然想知道这些信息,但他也明白,林朝阳是人不是神,怎么能有这种未下先知的能力呢?
「您觉得互联网经济真的是可持续的吗?」
思良久,陶希文开了口。
他的问题代表了心声,实际上他的疑问和忧虑归根究底还是对这个行业未来前景的不确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别说是陶希文这个学计算机的硕土生,就是那些经济学家和商业大佬,面对目下的局面也难免心中茫然与惶恐。
「这个问题你不需要问我,应该去看一看。」
「看一看?看什么?」
「看看在这场股灾里,那些‘互联网明星」们活得怎么样。」
听着林朝阳的话,陶希文若有所思。他是聪明人,自然明白林朝阳的意思。
在这场股灾中美国在线、思科、雅虎、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的股价均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仅思科一家公司的市值损失就超过了3000亿美元,雅虎从937亿美元下跌到420亿美元,业马逊从228亿下跌到85亿美元。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纳斯达克指数照巅峰的5132点跌去了三成,6.3万亿美元的公司市值蒸发,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除美国之外世界上所有国家的gdp。
市值损失惨重,让许许多多依靠着吹泡沫起家的公司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倒闭破产者比比皆是。
但陶希文同样也知道,在硅谷的那些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公司依旧活的有声有色。
「互联网经济有泡沫是一定的,股灾的到来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把这些泡沫和水分都挤出去,反而可以让这个行业走的更加坚实。」
在陶希文沉默思索的时候,林朝阳开口说道。
这话打开了陶希文的思路,其实这些事他并不是想不到,只是关心则乱,心里充满了不确定和慌乱,没办法笃定自己的想法。
「你认为qq的存在对于网民们来说,是有价值的吗?」林朝阳问他。
「当然!」陶希文斩钉截铁的回答。
就在3月份,即讯推出了qq2000版本,在这个版本中即讯第一次使用了多种级别的保密选项,增强了个人资料和保密信息功能,推出了qq资讯通和即讯浏览器等业务。
这代表着qq正在由一款纯粹的即时通讯工具向资讯门户和虚拟社区悄悄转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