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大力出奇迹(第 2/4 页)
反正8000万都花了,也不差这2000万。
这年头,大力才能出奇迹。
《鸦片战争》审片会结束后几天,林朝阳再次出现在了人艺。
那天人艺开完会,全组演员都拿到了剧本,花了一周时间熟悉剧本,演员们今天第一次聚集到排练厅对台本,林朝阳这个编剧自然也要到场。
在排练厅里,林朝阳惊奇的发现绝大多数演员在对台本时,已经甩开了剧本。
虽然早知道背台词是人艺演员的基本功,但只花一个星期时间便将自己乃至对手演员的台词都牢记在心,让他对人艺演员的敬业程度又有了新的认识。
本来大家聚在排练厅是对台本,属于剧本围读,结果因为演员们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直接变成了排练。
这倒也没什么不好,反而极大的提高了剧组的排练效率。
演员们在努力,幕后的工作人员们也没闲着,舞台美术设计、布景、道具、
服装等各工种都在忙碌着自己的工作。
话剧不同于电影电视,再好的剧本也得经过舞台排练的检验。
最终定稿的剧本往往都是演员、编剧、导演在排练厅里,一点点磨出来、抠出来的。
剧组排练的前半个月,林朝阳几乎天天出现在人艺的排练厅里,直到最后剧本彻底定稿。
之后的排练,舞台调度、走位成了重点,林朝阳出现在排练厅的频率少了很多。
一直到5月下旬,《父亲》剧组在排练厅举行了最后一场常规排练,迈入了首都剧场,进行为期一周的舞台排练,这个阶段是为了让演员们和幕后团队快速磨合,所以也叫技术周。
作为排练最后的冲刺阶段,这期间的排练基本没什么规律,一言不合就熬大夜,对于演员的体力是个巨大的考验。
这天林朝阳刚从人艺回来,接到了陶玉书的电话,她这段时间在美国、香江两地跑,甚是辛苦。
但也没有办法,香江电影发展到今天,其上限和弊端已经显露无疑,也充分证明了前些年陶玉书布局海外市场的正确性。
林氏影业在海外的发展,以美国为重中之重,经过最开始的蓬勃发展,林氏影业在美国电影行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也陷入了瓶颈。
所以陶玉书才不得不另辟径,以期为林氏影业再造一番新天地。
现在看来,她的战略取得了比预想当中还要大的成功。
奈飞网站上线近一年,持续霸榜pointcommunications评选的十大热门网站t0p3,成为美国互联网行业1996年以来最热门的网站之一。
但跟绝大多数还未找到发展方向和盈利模式不同,奈飞从一开始就拥有着清晰而独特的商业模式。
近一年时间里,奈飞在美国各大城市建立了15座仓储中心,采购dvd录像带160万盘份,员工多达240人。
发展出了38.6万名订阅用户,其中年费订阅接近9万人,仅订阅营收就高达7300万美元。
另外在录像带销售方面,奈飞也创造了4500余万的销售额,年营收达到了惊人的1.18亿美元。
对于一家成立仅一年的公司而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当然了,这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陶玉书不计成本的搞促销活动。
除了订阅用户首月免费之外,奈飞的年度订阅用户免费赠送dvd播放器的活动成为了美国互联网行业「烧钱抢占市场」的典范。
9万名年费订阅用户,意味着奈飞免费送出了9万台dvd播放器,奈飞这一年烧掉的钱甚至超过了他们的总营收。
也正是由于此,奈飞上线近一年,亏损已达6200万美元。
换任何一家没有背景的初创公司,这种烧钱方法早就死得透透的了,但奈飞不同的是它有一位实力雄厚且格局宏大的老板。
奈飞的烧钱所带动的绝不仅仅是其网站本身用户规模的并喷,也在相当程度上为新生的dvd标准打开了市场,播放器、录像带双双热卖。
要知道在后世的1997年,dvd播放器上市的第一年全美销量仅为20万台。
而根据奈飞的数据统计,过去这一年时间里,各大dvd播放器生产商的销售数据合计为54万台,并且这个数字每个月还在递增。
可以说奈飞的促销活动为dvd标准在美国的推广立下了汁马功劳,因此在刚刚结束的b轮融资过程当中,奈飞成功引入了索尼、斯高柏和好莱坞六大之一的环球影业。
在烧钱战略的疯狂催熟下,奈飞的b轮融资获得了惊人的估值。
12亿美元!
这个数字与半年前奈飞的a轮融资相比,提高了近7倍,放在传统行业来看,
简直是不可理喻。
可谁让如今美国的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由火热走向疯狂的阶段呢,95年网景上市,一天之内市值飙升至20亿美元。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