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你拿我当土财主了?(第 2/4 页)
「那回头我联系联系他。」胡其明说。
陶玉书道:「别回头,就现在联系吧。
她了解燕影厂这些国营单位的作风,效率不是一般的低,等他联系完,说不定一两周时间就过去了。
「好吧。」
胡其明拿起电话,先给广西电影制片厂打了个电话,章艺谋是广西电影制片厂的人。
「不在厂里,说是被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吴天明借出去拍电影了。」
胡其明又往西安电影制片厂致电,得到的反馈是吴天明带着人去山西农村拍戏了,然后给了胡其明一个当地的联系方式。
胡其明继续往山西打电话,这回效率就慢了,得等吴天明那边回电话,说是最快也得两个小时。
「咱们先去食堂吃点饭吧。」
胡其明说着就要招呼众人去吃饭,几人刚出门,就被三楼《电影创作》编辑部的人给堵住了。
他们听说林朝阳来了,想给林朝阳做个采访,聊聊《楚门的世界》这部获奖电影的故事。
胡其明呵斥道:「人家是朝阳是客人,饭还没吃呢,你们采访什么?等吃完饭的。」
这话明着是训着手下人,实际却已经把林朝阳给安排了。
「老胡,你们这些当领导的心眼儿是真多啊!」林朝阳调侃道。
胡其明心虚的笑了笑,「难得你这个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莅临指导,我们燕影厂蓬华生辉啊!同志们激动一点也很正常嘛!」
几人说笑着去食堂吃饭,吃完饭后回到主楼,就见陈怀恺堵在楼门口。
「哎呀,朝阳,你说你来厂里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
陈怀恺的态度殷勤,胡其明猜到了他的心思,便对林朝阳说:「朝阳,你们先聊,我回楼上歇一会儿。」
「好。」
林朝阳应了一声,等胡其明和张鑫炎上楼后,陈怀恺立马凑上来,说道:「
朝阳,合拍这事老胡跟我说了,凯戈这孩子不懂事·.」
林朝阳笑着说道:「什么懂不懂事的,他答应了西影厂,总不能食言。」
陈怀恺见他神色如常,问道:「那合拍的事—.”
「再找个导演呗,我们也等不起啊!」
陈怀恺颌首道:「理解理解。不过要是换种方式你看行不行?」
林朝阳扫了陈怀恺一眼,以他对这条老狐狸的了解,肯定是给儿子争取好处来的。
「什么方式?」
「你们给《孩子王》投资一点钱,弄成合拍片怎么样?」
林朝阳一脸调侃的神色,「老陈,为了你儿子,你挖起你们厂墙角可真是一点也不手软啊?」
「误会了,误会了不是?」陈怀恺连连摆手,一脸林朝阳把他小瞧了的表情。
「我的意思是你再投点。」
这回林朝阳彻底明白他的意思了,「你拿我当土财主了?」
陈怀恺一脸精明,「别人我不知道,你我还不知道吗?财主哪有你有钱啊!
投两部电影算什么!怎么说也是你大侄子拍的电影。」
「我们搞合拍片,主导权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凯戈那电影有西影厂的投资了,我们去了不好相处。」
陈怀恺听着林朝阳的口风,觉得这事有戏,连忙说道:「凡事都可以谈嘛。
「我就问你一件事,版权算谁的?」
又陈怀恺犹豫起来,他是老电影人,明白儿子跟西影厂合作在先,这种情况下版权肯定是人家西影厂的。
「你们要是能多投资点,我去跟西影厂谈谈。」
为了儿子,陈怀恺也是豁出去了。
当他说出这话的时候,林朝阳也在暗付,
《孩子王》是根据阿诚的同名短篇改编的,《棋王》《树王》一样是阿诚规划的「八王」小说之一。
但可惜的是他并没有把这个写作计划执行下去,写了三篇之后便戛然而止,
这三篇小说也算是阿诚的巅峰之作了,发表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后世陈凯戈的《孩子王》拍出来之后因为节奏太过沉闷,在国内并不被看好,但还是被电影局推荐去了柏林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时任艺术总监莫里兹·德·哈德恩看完《孩子王》的样片后对电影大加赞赏。
受到莫里兹·德·哈德恩这位柏林电影节实权人物的看重,《孩子王》参加电影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甚至得奖也不是不可能。
结果陈大导不知道脑袋犯了什么抽,突然变卦,临时决定将《孩子王》送往法国戛纳,参加金棕榈的竞争。
最后的结局就是,一向浪漫的法国人根本欣赏不来《孩子王》,在电影节上还没放映完就有观众退场。
不仅如此,最后参加电影节的记者们还冷嘲热讽的给《孩子王》颁了个「金闹钟」奖,讽刺这部电影的沉闷。
更杀人诛心的是在陈凯戈毁约柏林电影节之后,章艺谋带着《红高粱》征战柏林电影节,成功擒得金熊,载誉归国,
曾经身后的跟班在被自己抛弃的电影节上拿到了他令他垂涎的国际奖项,那一刻谁也不知道陈大导内心面临的是怎样的崩溃。
凭心而论,《孩子王》的电影其实拍的很不错。
这个时期的陈凯戈确实是灵气逼人,镜头和构图漂亮的不像话,各种隐喻和暗示也设置的恰到好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