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01章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月票加更)(第 2/4 页)

    两人循声望去,见王扶引着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走进编辑部。老者头发花白,上身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下身是黑色长裤,脚下布鞋,无论是衣着还是气质都很朴素。

    崔道义站起了身,还没等他开口,王扶便道:“燕京京剧团的汪曾琪同志!”

    崔道义走上前跟汪曾琪握了握手,他和汪曾琪早些年就认识,那个时候崔道义才刚刚参加工作。

    两人寒暄了几句,崔道义又给汪曾琪介绍起了身边的林朝阳。

    “这位是林朝阳同志,笔名你应该听过,许灵均!”

    汪曾琪面露讶色,“没想到红遍大江南北的许灵均竟然是这么年轻的一位同志。”

    “您过奖了。我看过您的散文,写的真好。”林朝阳客套了一句。

    闻言,汪曾琪的脸色更讶异了。

    汪曾琪出身西南联大,从1940年便开始写小说和诗,早年颇有才名。但因为创作难以糊口,便委身在联大同学办的中学里当了几年老师。

    建国前夕他参加了四野南下工作团,算是参加了革命。50年调回燕京,成了燕京市文联的文学编辑。

    当时燕京市文联先后搞了两个刊物,便是如今《燕京文艺》的前身。后来他又调到了民间研究文学会,任文学编辑,就为了涨两级工资。

    民间文学研究会有自己的刊物《民间文学》,汪曾琪在任编辑期间,写了不少散文,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燕京文艺》等刊物上。

    但在之后,政治环境波云诡谲,汪曾琪吃了不少苦头,虽有不少创作,但都集中在了京剧样板戏领域,都算是集体创作,蹉跎了些年华。

    他讶异之处是在于,以林朝阳的年纪能看过他的散文,必然是博览群书才有可能。

    这个时候五十年代的杂志、期刊可不是谁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

    “我在燕大图书馆工作,闲暇之余喜欢看书。”林朝阳笑着解释了一句。

    汪曾琪了然的点了点头。

    后世人知道汪曾琪的大名,大多是因为《受戒》,八十年代初汪曾琪凭借在文坛名声大噪,此后又发表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和散文,成为八九十年代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现今这个时候,汪曾琪才从嗡嗡嗡的泥泞中挣脱出来,连一篇像样的作品都没有发表过。

    多年的蹉跎让汪曾琪在当今的中国文学界名声不彰,但对于燕京文学界的老人儿来说,他的名字却并不陌生。

    在《燕京文艺》时,他是老舍先生的得力干将;在《民间文学》时,他虽名为编辑,实权却是编辑部主任;哪怕是在燕京京剧团样板团时,参与创作的也是《沙家浜》这样的知名剧作。

    抛开政治的因素不谈,汪曾琪在燕京文坛的名声不算小,交游的也都是林锦澜、邓友枚这样的名家。

    他今天来《人民文学》,也是王扶几次登门相邀,看中了他新写的小说《骑兵列传》。

    这部小说是根据1974年他在草原采风,写京剧《草原烽火》剧本时,在内蒙古了解了几个老干部的革命经历写出来的。

    恰逢其会,林朝阳与汪曾琪聊了几句,然后便向崔道义告辞。

    送完了序言,《小鞋子》的单行本出版就没有林朝阳需要操心的地方了。

    这个十一,他没有休息。平日里同事们没少替他顶班,他偶尔也得还还人情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巅峰学霸 捞尸人 华娱从男模开始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987我的年代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大医无疆 大国军垦 混沌天帝诀 牧者密续 讨逆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文豪1978 重回1982小渔村 男神,你人设崩了! 重燃青葱时代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修罗剑神 1979黄金时代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最多阅读 捞尸人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覆水满杯 雪意和五点钟 斗爱之冠 忤逆本能 蜜桃甜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盖世神医 仵作惊华 火焰戎装 藏夏 悍将 人人都爱女主角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