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聚会(上)(第 4/4 页)
他们围在太上皇身周,一副兄友弟恭的融洽模样。
老人的眼神更浑浊了,脑子似乎也不如去年好使,往往孙辈们说上好几句,他才似刚刚反应过来,回上那么一两句。
也只有那些年幼的皇子皇女们玩闹到他面前时,他的眼中才猛然多了几丝光彩。
诸王对这些孩童也颇为优容。尤其是太子,当四岁的十八皇子戟郎(母母丘氏)摔倒在他面前时,太子笑着将他抱起,为戟郎擦了擦眼泪。
或许,这些皇子太过年幼,没有丝毫威胁,太子更愿意在他们身上展现兄长的温情一面。
「三兄,听闻你粟弋(粟特)语已至大成?」放下戟郎后,太子笑问道。
邵摇了摇头,道:「我也是跟胡商学的,好些年了,也不知对不对。西域长史府(驻楼兰)送来的国书我倒是能勉强辨认一番,但有时候字迹太潦草,我就看不太懂。再者,西域也不止一种文法,要学的还多着呢,粟弋语多流行于商徒之中。年初为兄得一卢文文书,就看不懂,今年在尝试着学习。」
卢文流行于部分西域城邦之中。比如楼兰在汉代一度大量使用汉语,但后汉年间国力衰弱,一度大举撤离西域,对当地失去控制,爆发了汉书危机,于是起源于古键陀罗的法卢文填补了空白。
等到曹魏年间重新恢复对西域部分地区的统治时,卢文已然大行其道,而今与汉文并存一一曹魏、司马晋虽然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但多为名义上的,控制程度显然不如前汉时深,也不如后汉中前期,下一次真正深入控制,要到前秦吕光率军西征,大破西域诸国了。
「三兄真是好学。」太子邵瑾赞叹道:「父亲将来经营西域,必得倚重三兄了。」
「西域有牛马羊驼、葡萄众果,似没那么穷?」齐王邵璋插言道。
「有商路在,能穷到哪?」邵笑道:「人也不少,就是多为高鼻深目之种类。汉时屯垦成兵本来就不多,汉末以来中原多故,这些人的后裔更是难以找寻。便是找到,怕是也不会说汉话了。」
邵璋叹息一声,道:「其实我倒想去西域看看的,就是听闻风沙有些大?」
「风沙是免不了的,但也有水草丰美之处。有些豪奢的西域国主,宫中绫罗绸缎、精美器物一样不缺。当然,我也只是听闻,并未见过。」邵说道。
那些生活豪奢的西域国主一般处在商路要冲,本身国中有绿洲,可开垦不少良田,能养活个几万人一一最强盛的龟兹国在前汉时有八万多人,而今也不太可能超过十万一一两边收税的情况下,豪富是不成问题的。
但正如邵所说,再富裕环境就那样,吃沙子难以避免,就看你能不能习惯了。
或许对有些人来说,当十万百姓的国主似乎也不错,但对从小生活在中原繁华之地的皇子们来说,可就不一定这么认为了。
邵璋正待再说些什么的时候,院门外出现了邵勋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