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969章 王政(上)(第 3/4 页)

    「世兵。」高明回道:「闲时于水滨种地、打鱼,征召时转输资粮。”

    「沙海中的那些战船和兵士,是运兵吗?」

    「是。」高明说道:「此为诸度支校尉帐下运兵中有勇力者,集于一处操练,以便伐吴。”

    「仅沙海一处?」

    「非也。河阳最多,众不下五千,邺城、汴梁只各得千余人。”

    「为何?」

    「彼处河渚之中,水波稍兴,河风稍大,能练出真本事。”

    「此河渚风浪比之大江如何?」

    高明沉默片刻,道:「远不及也。」

    王衍懂了。

    怪不得南人水师劲悍呢,问题出在这里。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凉亭。

    可惜烈日炎炎,凉亭不凉,众人坐了一会,挨不住了,于是又转往旁边一处竹园。

    「高校尉可去过淮南?」仆婢们满头大汗,将马扎、胡床搬了过来,王衍坐下之后,随口问道「多年前在陈县时去过。」

    「哦?彼时南北尚未分治?」

    「正是。」高明答道:「最远去了一次寿春、合肥,协助吴人转运漕粮。」

    「风物如何?」

    高明想了想,道:「其有一景,让人甚是惊异。吴人垦荒,多取自洼地,即用长围束住河池之水,内以围田,外以圩水,故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可灌田,故亩收较高,唯患大水。」

    「江南之田,都是此般?」王衍又问道。

    「并非如此。」高明回道:「有些数十年、上百年前开辟的圩田,已渐与河平高。”

    王衍听完,看向众宾客,道:「如何?」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

    「丞相。」卞滔鼓足勇气,第一个发言:「晋阳论道之时,仆与人交谈,得知汾水行经太原时,河高而田低,故大得其利,灌田数万顷,俨然富庶之所。而流经平阳、河东时,却河在田下,

    灌田不易,故汾水之利多在太原,不在平阳。」

    「仆亦常在家中行田,河高而田下者,只要不是暴水之年,收成会高不少,谓之上田也。「

    「十余年来,北地种麦者渐增,然麦比之粟,更喜水浇。便如高校尉所言,江南筑围之法,多为良田。好生经营,定大获其利。」

    王衍看向众人,笑道:「莹之果然善于治产业。将来去了吴地,家势愈发兴旺矣。」

    众人纷纷应是。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苟出一个盛唐 重生之颠覆大宋 大唐驸马爷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明末之藩王崛起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温柔坠落 孺子帝 潜行者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九州缥缈录 晋末长剑 斗罗之挂机成神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左舷 三国之蜀汉中兴 大周守藏史 决战第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