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71章 浚仪(第 3/4 页)

    “此并非虚言。”邵勋接着说道。

    潘滔其实不太相信这个传闻的,但邵勋这么说,仍然心下一跳,进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到底对不对。

    陈公虽然一贯老成持重、足智多谋、心思清明,可他到底是个武人,杀人杀多了,会不会影响他的心智,进而导致出昏招?这个很难说的。

    有的人前半生英明,后半生昏庸,这都是出现过的事情。

    “卢子道在河北颇有人望。”邵勋继续说道:“平原华氏、刘氏,清河、博陵二崔、范阳卢氏、中山刘氏、乐陵石氏等,皆当世名门,出兵出粮,非常积极。甚至愿意为我整修邺城池堰、园林、灌渠。我看过了,邺南至安阳之间,河湖纵横、灌渠林立、良田万顷,若将银枪军将士迁过去,一家倍给田亩,想必都乐意。”

    李矩等人面面相觑。

    潘滔则有些沉吟。

    幕府移治就像天子迁都一样,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当年周馥请天子迁都寿春、关西士人请天子迁都长安,最后都被群臣反对,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你去了一个新地方,那么势必要拉拢当地的官员、士人、豪强,给他们分配更多的好处。官位就这么多,你给他们分得多了,其他人是不是就少了?

    另外,幕府、都城所在地原本房屋、庄园之类的财产,几乎必然要贬值,甚至要低价处理掉,这都是损失。

    陈公若去了邺城,就卢志那副嘴脸,还有河南士人啥事?

    但潘滔怀疑陈公在故弄玄虚。

    因为有传闻,陈公可能要选浚仪为新的幕府驻地。今日陈公在浚仪面见众人,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不过,我亦属意浚仪。”邵勋又道:“梁孝王所都,皆为沃野膏壤。城南又水泽纵横,可治水师。然也正因为此,浚仪平衍下湿,颇有水患。”

    潘滔一听,眉头微皱。

    陈公介绍邺城时说了那么多,提及浚仪时却只有短短一两句话,有点不对劲啊。

    他又仔细看了眼邵勋,没从他脸上看出什么表情。

    “明公起自河南,当治于河南。”潘滔提醒道。

    “是啊,明公。河北人心思叵测,今日能投明公,异日再投匈奴,反复无常,于明公大业有碍。”

    “明公在河南偌大的名声,一旦舍弃,委实可惜。不如就移治浚仪好了。”

    边氏、王氏子弟纷纷说道。

    他们层级低,只能说是邵勋军政集团的外围成员,本来晕晕乎乎的,听到这会,猛然发现浚仪竟然是陈公属意的幕府治所之一,顿时喜出望外,连连苦劝。

    邵慎则在一旁暗暗撇嘴。

    二叔明明更喜欢浚仪,可兼顾大河南北,这会却在吓唬人家,有点不厚道了。

    按照他的本心,邺城、浚仪其实都无所谓。

    邺城距枋头一百九十余里,浚仪距白马津一百五十里,差不多远——不过,如果自浚仪向正北方向新修一条大道,从汲郡过河的话,甚至不足百里,更近一些。

    邵慎更喜欢去邺城,原因无他,可以震慑住河北的墙头草,然后攻伐匈奴。至于河南人的想法,他不在乎。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史上第一佛修 晋末长剑 末日走私商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步步高升 天下枭雄 沉溺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四合院之我傻柱不做好人 召唤之绝世帝王 苟出一个盛唐 重生之颠覆大宋 秘密部队之龙焱 极品大太监 崛起之第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