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万象(第 2/4 页)
不料邵勋却没看他,只看向一位刘姓工匠,道:「朕只给了你钱帛赏赐,并未给官,因为这点改进还不够,且还有凉州送来的机器可供参照,但朕决定再给你一次机会一—」
邵勋指着织机上的纱线,道:「这两股交叉的线朕称之为「经线」和「纬线’,纬线横穿经线,再甩到另一台织机的梁上,挂锤令其落下,收集在梭子上。其间颇多精巧,但朕要问一句,为什么这么做?」
工匠愣了一下,道:「只能这样做。」
「为何只能这样做?」
「历来如此。」
邵勋点了点头,道:「手艺是不错,前人的巧思也掌握了,赐你的百匹绢不会少的。」
说罢,走出了织室。
他觉得自己要求太高了。这个工匠手艺顶尖,师傅教给他的东西也都掌握了,分毫不差,懂得用一些基本的机械结构来达到目的,其实已经很厉害了。
但邵勋想问的是那些机械机构为什么这么设计?其中力又是如何作用、传递的,工匠答不上来。
也就是说,这个工匠只能在别人设计好的底层技术基础上来开发、改进机器。
就比如有人先研究出了一个科学理论,然后基于这个理论衍生出了很多应用技术,这个工匠就相当于利用这些衍生出来应用技术挑选、设计零部件,再将其组合成一台机器。
不是说他水平不高,但邵勋想要的是科学理论,而不是应用技术。
科学指导应用,科学衍生出技术。
就像电动机,它是电学理论发展以后的产物,没有电学,就没有电动机,但没有电动机,还有其他用电的机器。
应用技术进步固然足喜,但科学理论才是根基。
不过一一这个工匠连字都只认识一小部分,让他搞理论是难为他了。
所以邵勋还是给了他钱财赏赐,没给官。
出门之后,陆玩已等候多时。
「陛下。」他行礼道。
邵勋回了一礼,有些神思不属,愣了一会后,转身道:「罢了,你终究有功。今许你将作监从九品监事,过两日就去将作监为官吧,继续为朕琢磨纺纱之器。」
「我——仆—臣谢陛下隆恩。」工匠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喜出望外。
陆玩在门外看了,心中一动。
「朕闻你在孙熙府上暂住过几日?」邵勋问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