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总要选一个吧?(第 2/4 页)
蔡谟松了一口气。
还好。
陶侃心里是不同意守襄阳,但到目前为止,他的一切举措都是围绕救援襄阳而展开的,并未懈怠。
「兵可足?」蔡谟问道。
「不太足。」陶侃摇了摇头,道:「夏口重地、武昌名邑、江陵重镇,
都得分兵把守。杨口乃前线大营,亦得屯兵戌守。老夫手头还有万余陆师、
数千水师,总计两万人,便是所有能动的兵马了,而今多在沔水沿线。」
「江州凑了水陆兵马万人而至。」蔡谟说道:「此兵或不如楚兵骁锐,
然可堪守御城池。士衡可将精兵强将聚于一处,与守军里应外合,共破围城贼军。纵不能,亦可在外声援,坚定守军信心。」
见陶侃沉默不语,蔡谟急了,说道:「士衡,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到底要怎样?」
许是被他们这帮人催烦了,陶侃霍然起身,看着蔡谟,道:「老夫若说个战法,朝廷可依我?」
蔡谟为其气势所,片刻后问道:「说来听听。」
「若倾力而来,步骑数万,不可能全走水路,必须有一部分陆师走陆路。若遭贼人围攻,便要做好打大战的准备。」陶侃说道:「若朝廷强要这么做,老夫一把年纪了,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一死而已。可若战败,江北再无挽回的可能,所有城池都保不住。」
「老夫觉得,贼军士气正盛、兵马众多,此时决战,几无可能获胜。就算要打,也不是在这里打。」
「那在哪里打?」蔡谟下意识问道。
「江北。」陶侃一指南方,说道:「邵兵若南下江北,则战线拉得很长,身后空地极多。老夫便可率水陆军土入云梦泽,自华容以北出击,截杀其信使、烧毁其粮车。若其自沔水船运粮食而下,那更好,老夫遣一熟习水战之将领,度入沔水,将其粮船尽数俘获。」
「如此对峙良久,邵兵疲惫不堪,粮道时断时续,兴许还疫病丛生,必然萌生退意。此时追击,大胜可期。他们之前怎么吃下的地盘,又会一一吐出来。襄阳豪族归正,也是大有可能之事。」
「那襄阳城—」蔡蔡谟说道。
还他妈襄阳!陶侃气得不行,这帮人脑子里就只有襄阳么?丢了一个襄阳,建邮也翻不了天,除非夏口被攻破。
不过他还是缓了一下,道:「老夫会拣选精锐水军将士,突入襄阳左近,令邓岳、毛宝仔细守御。这城一时半会丢不了。」
「全军集结而上,有没有可能打赢?」蔡谟问道。
「胜负之事,谁敢妄言?」陶侃先说一句正确的废话,然后又道:「然王处仲及老夫数次兵入南阳,与乐氏交手,始终未能攻拔宛城。没别的,南阳兵不是泥捏的,两军杀得难解难分之时,还有骑军助阵。邵贼能令乐凯俯首帖耳,他的兵只会更强一筹。而且人数众多,恐在我五倍以上,胜算着实不大。」
蔡谟听了半天,总觉得陶侃没有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放手一搏的勇气,行军作战过于求稳。
但也不得不承认,人家说的有道理。
以两三万兵击「八十万」敌军,总不能如此草率。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