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相遇(第 1/4 页)
第1306章 相遇
高武在冬月初一的时候去了一次梁宫,
梁帝临轩,鸿胪卿裴遐宣读册文,以高钊为高句丽王,赐下冕服、印信、节等物,
但没有地图。
高武有些疑惑,难道是梁朝初建,各项制度粗疏,所以没有发放地图?
接受完册封后,鸿胪寺本打算挽留他一段时间,但高武坚持要走,便随他意了。
他们这一行人赶到青州海浦,定然已经腊月了,彼时近海说不定已有细碎的浮冰,能不能出海还是个问题呢,大概率滞留青州。
当然,高武没那么傻,他是走陆路回去,即经幽州北上,途经多年盟友宇文鲜卑、扶余国的地盘返回高句丽。
临行之前,高武将国书及梁帝亲笔信收好,准备买些中原的货品乃至书籍带回去。
尤其是后者,听闻中朝书价大降,虽不知什么原因,但肯定是好事,非得把钱花掉大半才甘休。
高武第一站直奔汴梁书局。
这是一个前店后坊的所在,即前院卖书,后院制书。高武仔细看了看,微微有些失望,书的种类不是很多。
他随手拿起离他最近的一本,却是本名为《农事辑录》的书籍。
高武仔细看了看,觉得颇有用处,遂问道:「敢问肆主,此书作价几何?」
肆主是个老头,脸上有伤疤,也只有一只手,另一边的衣袖空空荡荡,他先打量了一下高武,见他头上的进贤冠展矮小,冠耳又非常大,几乎包住了耳朵,与中原型制有些不一样,遂问道:「君从何处来?」
「高句丽。」高武抬起头,尽量用平稳的语气说道。
老头一听,脸色就有了变化,道:「陈留杂绢三匹,或给一千开平通宝。」
高武心中暗喜,不贵!
不过他已经知道中朝书价降了,于是便讨价还价道:「可能便宜些?我还会买其他书。」
老头不耐烦道:「这还不便宜?你看这书多厚?用的纸多好?若三十年前,此书用藤纸,抄写、校对、装订下来,得要数月,作价十匹绢亦是等闲,还不一定有得卖。」
以前书籍不怎么流通,抄书匠少之又少,盖因读书识字的士人不一定愿意干这活,即便抄书也是为了自己收藏,很少到市面上流通,书籍价格贵得吓人。
当然,与其说书贵,不如说被垄断的知识昂贵。
人们总说寒门学子多么穷,要自己躬耕之类,但他掌握的知识已然是一笔庞大的财富,只不过不太好变现罢了。
而今有了雕版印刷,民间实际上仍然是印刷、抄书并行,书籍价格固然骤降,但仍然是平民百姓难以企及的。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