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陈师鞠旅,民胞物与(第 3/4 页)
越级呈文的对错不重要,大不了灰溜溜回乡就是,但如今闹出群体性事件,对错就很重要了一一对了还能争取一线生机,错了自然就万劫不复。
帅嘉谟咬牙等着自己的死刑。
然而,许久过去,也未等来皇帝降罪的声音。
反而只听到皇帝岔开了的话题。
「还有当初休宁知县傅灿申奏为本县,及歙县,增税之事。」
「帅嘉谟,你既然翻阅了本县泰半税籍,那歙县如今拢共有多少税项,你尽知否?」
帅嘉谟疑惑抬起头。
他不知道皇帝为什么没有降罪,更不知道皇帝为何突然问起这事。
傅灿那个生孩子没屁眼的,他自然知道。
徽州府的杂税,他更是了然于心。
他此刻心如死灰,只语气僵硬地回道:「草民知道,本县嘉靖年间才汰撤过部分杂税,如今拢共不到百种。」
「有协济、丝绢、鼓铸、铺费、邮传、屯种、税契、见役、散官、闸办、随办、茶株、酒醋、房屋赁、花椒、果木花利课、桐油、墨窑、油榨、水磨、水车磨帅嘉谟一连换了几十口气,直换得空气稀薄一一若非文华殿内缺了气息,怎么会每念一道税项,群臣的脸上便铁青一分?
朱翊钧一边听着,一边敲击着桌案。
好一个「还不到百种」!
这不是数十道杂税,是几十道耳光,扇在文华殿廷上君臣的脸上!
不过气归气,这次朱翊钧却是很有耐心,并没有出言打断。
等到帅嘉谟逐一念完。
朱翊钧轻轻颌首,收敛了多余的表情:「徽州府情,朕已尽知。」
群臣侧目,皇帝这是要一锤定音了。
当然,这事跟文华殿上群臣关系不大,众人只是等着皇帝显露他的真正目的而已。
只有殷正茂、许国、余懋学等人真切关心,纷纷下拜:「臣等伏乞圣裁。」
朱翊钧先是看向殷正茂与许国:「你们也是朝廷大员,应该知道朕的文华殿上,不是按闹分配的地方。」
「朕不能因为你们闹得厉害,便给歙县减税。」
「这笔丝绢,往后还是理应歙县继续交下去。」
当初徽州府不是没提过免税的方案,但这个口子开不得。
一说给歙县免税,其余五县立刻就闹了起来,鼓噪着歙县免税了,我也要免税。
如此,只能铁石心肠。
殷正茂与许国只觉狼狈不已,跟跪应命。
朱翊钧见两人恭顺领命,心中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放缓语气,留有余地道:「不过当年傅灿做的事也不厚道,商人富庶,没道理加收全县的人头税。」
「加上这数十道杂税繁重,民生困苦,才使得六县一点就燃。」
殷正茂、许国勉强应下。
内臣与户部诸臣纷纷出列:「臣等失察。」
朱翊钧也不做理会,自顾自继续说道:「朕虽然不会径直免除歙县一干杂税,但此次税改,可以徽州府为试点!」
「与松江府一般,合并数十道杂税,再以方才廷议所言,取消人头税!」
「以户部清丈贴文,折合清算,重新拟定田赋、商税等正税。」
许国豁然抬头。
什么叫御下之道,这就叫御下之道!果真是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殷正茂并未想太多,脸上只有纯粹的惊喜。
重新定税!
几十道杂税合并清算,能汰撤的银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地方上重复征收的杂税多如牛毛。
比如方才帅嘉谟口中的协济,就是重复征收的人头税,其中一笔交给金衢道,一笔交给徽宁道一一只因为徽州本身由徽宁兵备道保护,后面换防给了金衢道,兵备道偷摸着没告诉徽州府而已。
全都掩盖在三班六房的祖宗成法,或者说政策惯性中。
一旦清查杂税,无论是祖宗成法,还是掩盖在下的乱税,全都可以借机一扫而空!
更别说还要取消人头税,果真方家生佛啊!
别说区区丝绢税的不满了,这等功德,歙县给他们三人建生祠都不无可能!
徽州府三小只兀自畅想,负责拟制的中书舍人迟疑片刻:「陛下,应天巡抚孙不扬刚才被罢免,可要下诏应天巡按鲍希贤?」
下诏总要有个接旨的人,总不能让孙不扬一边改税,一边收拾回家。
朱翊钧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拖延数十年,非要等到朕出面决断,还要给南京部院跟应天巡抚衙门去诏作甚?等他们拖到朕驾崩么?」
「他们既然管不了徽州府,就别管了!」
群臣闻言,目露精光,好个虎狼之词!
一瞬间。
不知道多少道目光在殿中交换了意见。
皇帝视若无睹:「调湖广布政司徐学谟于凤阳,提督徽州府税务!」
「下诏给操江提督凤阳巡抚衙门,佐凤阳提督税务徐学谟,推行徽州府税改试点!」
「改制以后,该府税收,除提留外,一概经由提督操江兼凤阳巡抚衙门,转运京城!
北张居正与王国光对视一眼。
来了!终于来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