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35章 敬终慎始,纪纲就理(第 3/4 页)

    副都御使陈吾德,脸色难看地瞪着都御史徐一忠。

    他这才反应过来,这厮为何自告奋勇,要亲赴兵马司研审荷花案是否有冤。

    徐一忠满脸苦涩,径自出列,伏地不语。

    整个人在殿内,官服在身上颤动不已,不知是气氛在震,还是人在抖。

    将人悉数点了一遍后,张居正肃然敛容:「难怪哪怕荷花案的真凶落网,仍不得翻案。」

    「难怪杭州府一案哪怕死者复生,都能以‘虽死者误认,然凶手无误」搪塞过去。」

    「难怪刑部换了这么多尚书,从刘自强、王之浩、张翰,到如今的潘晟,法司竟半点起色也无。」

    「原来—是针扎不漏,水泼不进。」

    好生骇人听闻的八个字!

    殿内群臣勃然变色,对张居正的激烈措辞措手不及。

    潘晟等人更是颤声抗辩:「元辅!我等绝非结党!」

    张居正不做理会,只是感慨不已:「还道陛下让我过问这等小案作甚,本以为是陛下小题大做,不意是我眼界窄了。」

    「陛下不是着我来议荷花案的。」

    说及此处,张居正气质陡然一变,竟是牙关紧咬,一副森然语气扑面而来:「陛下是让我来铲平你们这些山头的!」

    文华殿的廷议如火如茶。

    首辅勃然大怒,午饭都不让吃了。

    万寿宫的午睡意犹未尽。

    穿戴好后的皇帝,睡眼稀松地磨蹭到万寿宫正殿,

    中书舍人早已换完了班,在殿内等候。

    朱翊钧呵欠连天,撇了一眼王应选:「王卿回来了啊,散朝了?」

    他也没特意去记今天是哪个中书舍人值文华殿,只是午膳时候,魏朝正好提了一句小王被大王教训的事。

    弄得朱翊钧现在看到王应选就觉得喜感。

    你好好一个颜门四人之一,怎么能去湖广给探亲的首相私下汇报中枢的工作呢?

    不像话。

    王应选自然不知道皇帝正在腹诽自己,面上颇有些不满地开口道:「还未散呢,元辅说要议一整天。」

    「也就方才群臣实在饿极,元辅才让廷臣们先分膳,微臣瞅着空挡,便与姚三让换了班。」

    朱翊钧听罢,倒吸一口凉气,好一个工作狂!

    他当然知道自已交办的事情一天肯定议不出个结果,否则也不会传口谕让张居正「后日奏对」了。

    只不过着实没想到,张先生竟然一回朝就直接废寝忘食,加班加点!

    自愧不如啊!

    朱翊钧决定三天之内再也不喊累了。

    皇帝狼狠从榜样身上汲取了短暂的力量,口中还不忘关切正事:「议得如何了?」

    王应选对答如流:「元辅上午主持了廷鞠,先是替荷花翻案,又将近日数起遭受非议的案件,打回刑部,令左侍郎许国重新研审。」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

    其他陈年旧案也就罢了,但唯独荷花案,按理来说,他这个皇帝也有责任,死刑复核的名单,得皇帝朱批才行,荷花案是他亲笔朱批的。

    但皇帝深居宫中,不可能真的把每个案子的卷宗、案犯、证据,都亲自看一遍,所谓复核,早已流于形式。

    偏偏这案也不如小白杨案出名,连基本的印象都没有一一当然,他并不知道,事实上,荷花案历史上翻案,也并非三法司良心发现,而是「都人竞称荷花儿冤,流闻禁中,

    帝大怒」,因为是靠万历皇帝淳朴的是非观翻的案,所以并不值得士林传唱。

    朱翊钧摇了摇头:「几名刑曹如何处置?」

    王应选省略了廷鞠的过程,言简意地总结道:「审夺该案流程来看,南京刑部尚书翁大立、五城兵马司把总张国维,明知冤屈,刻意掩盖;而大理寺卿王三锡、金都御史徐一忠,则是迎合上官,炮制冤案。」

    「元辅要以谋杀之罪,诛杀翁大立、张国维。以渎职不法,流放王三锡、徐一忠。」

    「一些老臣以为应当小惩大诫,文华殿上还在为此争执。」

    朱翊钧听了这个结果,倒还算满意。

    争执不下就对了,到了大家上上票,皇帝再出面做个决定,便顺心如意了。

    这也是如今张居正不可或缺的原因。

    申时行和王锡爵到底入阁时间太短,威望不够,经常被汪宗伊、潘晟这些老臣顶得下不来台。

    只有张居正能压住这些老古董。

    当然,并不是说老臣不对,只是做事的方式方法一定会有分歧。

    老臣们念着翁大立为大明立过功,替皇帝流过血,朱翊钧却只看到这厮明知真相,还故意炮制冤案,害无辜。

    有功?有功一样得对这厮使用炎拳!

    朱翊钧摇了摇头:「不是议得差不多了么,元辅下午还要议什么?」

    他大致能猜到,只是迫不及待想确认一遍。

    王应选低着头:「元辅由荷花案借题发挥,炮轰三法司,而后又直言朝中山头林立。」

    「着部院堂官下午到会,自查自纠,相互诫勉。」

    朱翊钧长舒了一口气,好先生,好眼力!

    他确系就是这个意思。

    朱翊钧满意之余,又有些怅然地缓缓靠回椅背上。

    自从南郊祭天,贬了上百朝臣之后,朝中,或者说文华殿的廷臣,尽数是支持变法的新党。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沉溺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希腊神话 亮剑之开局继承新一团 秘密部队之龙焱 重生大秦我为皇 北齐怪谈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大汉帝国风云录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