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1章 蚍蜉戴盆,语出惊人(第 3/4 页)

    即便心中苦闷,也至多写文章的时候感慨一句“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

    他放弃了么?当然不是,所谓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是他的真实写照。

    嘉靖四十三年,张居正赌上政治生涯,押注先帝必然继位,由老师徐阶举荐,进了裕王府侍讲侍读。

    他当然赌赢了,收获当然也很丰厚,张居正就是靠着这份资历,一举进入了内阁!

    在新君继位后,也就是隆庆二年,他终于递上了政治生涯中,第二份宣言——《陈六事疏》。

    这一次,是内阁辅臣的身份,声如洪钟。

    开篇明义便说大明快完了,也就是所谓“天下有积重难反之几”,而后再度深切时弊,阐明革故鼎新之必要。

    但,先帝隆庆皇帝同样没放在心上,只回了一句知道了,并无后续。

    那么,两度失败之后,张居正会是什么心态?

    朱翊钧指节敲着桌案,看着《太甲》一文,怔怔出神。

    他是终于放弃贤臣明君的期望,想要做伊尹吗?

    难道在想,皇帝救不了大明朝,我自为之?

    历史上,张居正日后所说的那一句“我非相,乃摄也”,是对新政后成果的欣慰,还是迈出这一步无奈的喟叹?

    张居正哪怕上疏致仕,也是说“稽首归政”,显然知道大政尽握于他手,必然也知道他这样做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他是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想做这个常务副皇帝?

    那这篇《太甲》,是跟自己一次隐晦的交涉?他看出自己有揽权的迹象了?

    还是对变法的政治宣言,向有心靠拢之辈表明心志?

    朱翊钧只觉得,这样的聪明人,真让人万分头疼。

    这位大明神童,还未出场过招,一篇《太甲》就已经让自己心神动摇,慌乱如麻。

    “殿下,今日就先到这里吧。”

    高仪将朱翊钧的思绪拉了回来。

    朱翊钧这才发现,日讲已经结束了,他连忙回礼:“诸位先生辛苦了。”

    高仪恭敬道:“还请殿下回宫后好生温习课业,明日再检讨殿下记诵。”

    这就是课后作业了。

    交待一番后,高仪便逃也似地告退,离开了东偏殿。

    朱翊钧看着高仪的背影,暗自摇了摇头,这位内阁辅臣总以为自己能置身事外,即便是各方都对他赶鸭子上架,他仍然抱有侥幸之心。

    简直是异想天开。

    哪有作为顾命大臣、内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这等尊荣之身,还能不涉时局,置身事外的?

    他朱翊钧在争,高拱在争,张居正在争,就连冯保张宏这等内臣也在争,你高仪身居高位,凭什么不争?

    高仪就是看不明白这点,最后才会在高拱被驱逐后,致仕不得,在家中忧惧而死。

    诸讲官陆陆续续都退了下去。

    看着殿内一空,朱翊钧才看向旁边的太监:“廷议那边散朝了么?”

    张居正昨日说要为他剖析政事时,他心中多少还有些轻视。

    但这篇太甲一讲,当即就把他的心提了起来,心中起了十二分戒备。

    此时也是忍不住主动问道。

    太监回道:“殿下,今日廷议已经散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又问道:“张阁老呢?”

    另有一名太监上前:“殿下,张阁老已经在东厢房等候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寒门崛起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如意小郎君 三国之暴君颜良 明末:帝国崛起 江湖三女侠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回到明朝当朱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北齐怪谈 谍影:命令与征服 牧野流星 红楼琏二爷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希腊神话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福宝的七十年代 斗罗之大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