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23章 巧夺天工,开化万物(第 1/4 页)

    第223章 巧夺天工,开化万物

    经常做皇帝的人都明白,形象不单单属于个人,尤其出门在外身不由己,时时刻刻都要做足政治姿态。

    朱翊钧本是想去看看新学。

    但学府也要论资排辈,干部院校必然得排在技术院校前面。

    皇帝既然出了东华门,就不得不先堆起和蔼的笑容转一圈国子监。

    先是交流哲学——也就是万历二年辩经以来最新的学说,道理学——的最新进展。

    再与监生们展望一番共同治理天下的美好图景。

    最后再为三日后的科举,稍作勉励。

    直到围拢的学子开始有热泪盈眶的迹象,朱翊钧才匆匆离开,去往对街的学府。

    距离皇帝上一次驾临学府,已经有些年头了。

    建院时栽种在大门前的两颗小树苗,七年下来,已然与院墙平齐。

    四根漆雕实木,渐老渐旧。

    或许是题字的影壁上,总被谁人乱写乱画的缘故,也与国子监一般,设了两名差役轮值。

    朱翊钧并没有立刻入内,只站在大门前,仰头看着匾额。

    是徐阶的笔迹,四个大字——求是学院。

    皇帝驻足不语,神情感慨,左右也不敢上前打扰。

    半晌后,朱翊钧才缓缓开口:“上次徐少师与皇叔上奏此名,朕只是粗略一看便批了,还未来得及问其中由来。”

    对于科学技术萌芽,他秉持着细心呵护的态度,从不过多施肥翻土。

    哪怕学院频繁奏请赐名,朱翊钧都尽量压抑住自己的恶趣味——自己起的名字,才能承载精神的延续。

    但皇帝亲自筹建的书院,外人没这个资格冠名,学院之中也没凝聚出什么精神,以至于空缺数年。

    而到了去年底,徐阶与朱载堉突然上奏,说是定好了名字,要题名书匾。

    朱翊钧彼时忙着别的事,都还未来得及过问。

    张宏闻言,连忙上前回话:“陛下,这事当从去年说起。”

    “彼时刘顿开在新报上刊登雄文《关于千年以降的数学批判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点出了数学不成体系,前路不明的现状。”

    “去年底,郑王世子提议,连同程大位、刘顿开等人主持,一齐开坛论法,主旨是《改造我们的数学》。”

    “具体内容奴婢不甚清楚,只知道会上,学院上下达成了莫大的共识,同时将学院的名字定了下来。”

    “取《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实事求是’一词——自推演中探求道理,从存在中印证规律。”

    “于是便有了‘求是学院’之名。”

    朱翊钧神色颇为复杂,缓缓点了点头。

    见左右都朝他看来,又笑着补了一句:“名字挺好的。”

    一会功夫,便眼见徐阶从学院大门处冒头,拄着拐杖颤颤巍巍来迎。

    朱翊钧见状摆了摆手,招呼左右跟上:“走罢。”

    ……

    跟国子监不同,求是书院的政治氛围很是稀薄。

    出身高的勋贵子弟见惯了皇帝,出身低的百姓畏如虎狼,所以院方没搞什么夹道欢迎、热泪盈眶的场面,皇帝也特准老师学生们继续上课。

    只有徐阶领着几名政务官吏陪同皇帝左右。

    “听说你们年前开了一场大会,论《改造我们的数学》?”

    朱翊钧随口问道。

    《关于千年以降的数学批判及其未来发展方向》一文,是他点拨刘顿开写的。

    当然,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地方,主要就是在推动数学体系的建设上,催促了一番而已。

    至于怎么靠到儒家的道理学上,又怎么开宗立派,就是他们这些学者要考虑的事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寒门崛起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如意小郎君 三国之暴君颜良 明末:帝国崛起 江湖三女侠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回到明朝当朱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北齐怪谈 谍影:命令与征服 牧野流星 红楼琏二爷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希腊神话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福宝的七十年代 斗罗之大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