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为什么要拍(第 2/4 页)
二战时期中美结盟,后来民权运动兴起……近十几年华人的社会地位才有所提升,有些人开始从事医生、金融、科技这些高端职业了。
姨妈的美国佬生意不顺,破产了,她便经常来女主家打秋风。姨妈的性格是这样:我有钱的时候,我对你好,我没钱的时候,我也能毫无心理负担的吃你喝你。
我来探班,大家都夸佩佩姐演的特别好,今天白天我一瞧果然如此,以后我场场都得观摩。”
“哎,明天还有一场!”张艺某笑道。
“噢哟,您弄的我压力太大了!”郑佩佩叫道。
“佩佩姐你可以的!”龚雪笑道。
“手下留情啊,别把我的脸抓花了。”王伯昭也捧场。
众人又是一阵笑,陈奇东拉西扯像唠嗑一样给他们讲戏,接着道:“以上都是背景铺陈,我们的故事从父亲生了一场病开始,数年未归的女主回家,猛然发觉父亲已经上年纪了,便想把他接到美国去照顾。
父亲有点犹豫,但也同意了,他其实很思念女儿。
女主的丈夫呢,就是标准西化的二代移民。他不理解女主为什么要处处容忍姨妈,也不理解为什么要把父亲接来,于是二人产生了矛盾。
父亲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还喜欢溜达,惹出了不少笑话和麻烦。
但记住!这些只是全片的调剂品,并非核心元素,我们想表达的不是一个中国人来到美国之后,对高楼大厦、现代科技、发达的物质条件多么的向往。”
陈奇敲着桌子,强调这一点。
“女主自觉理亏,一边讨好丈夫,一边顾着父亲,一边看着孩子,一边还有工作,心力交瘁。
而且她有点后悔把父亲接来,一是扰乱了原本的生活,二是有心结。
当父亲再次惹出麻烦之后,女主也受不了,丈夫与其商议把他送回国,或者送到养老院之类的地方。谁料父亲听到了对话,心伤之下,离家出走。
于是有了中餐馆的剧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