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历史虚无主义(第 2/4 页)
“行,那我就讲讲吧。”王子虚大方地说。
事情开始变得有趣起来。在座的就连最兴致缺缺的人,此时也都提起了兴趣,摆出一副看乐子的姿态。
除了安幼南不太高兴。
“一万二的红酒,给他喝了两瓶,还被说假酒,什么人啊这是!”
段小桑心想,原来王子虚昨晚在你家喝酒啊。
安幼南伸手在沙发垫上随便抓了抓,把手上残留果汁擦干净。
本来打算去洗手的,直播到了精彩的时候,她一分钟都不敢错过。
王子虚道:“在讲孔老师的这个错误之前,我要先问问孔老师,您对作品的批评标准,应该不是针对我一个人制定的吧?”
孔怀芳提高音量:“你说的这叫什么话?你难道以为我是专门搞针对,我有必要针对你?一个新人作家?”
王子虚说:“孔老师别激动。您要是在批评作品时不搞双重标准,那其他的作品也这么写,也算是历史虚无主义吧?”
孔怀芳说:“我们这次只讨论你这本书,不涉及其他作品。你要是问为什么只批你不批别人,那是因为这是开你的研讨会,明白吗?”
王子虚说:“我没这么问。孔老师的意思是,小说中角色的观点,不可有悖于现在对于历史问题的定性,比如我书中的角色对义和团持赞美态度,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孔怀芳伸手指他:“那是因为你小说里的角色是你这个作者的化身,角色的态度反应了你的导向,进而影响读者!”
王子虚说:“但是我书里的‘高举人’这个角色,对于义和团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和‘疯姥姥’完全相反。”
孔怀芳说:“高举人这个角色是个反面人物,这刚好进一步印证了你的立场。”
王子虚合上手里的材料,抬头道:“所以您认为,正面人物的一切行为,都代表着我本人的观点?”
孔怀芳说:“这是从文字里可以看出来的。”
王子虚说:“那《百年孤独》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痴迷于科学技术,认为殖民者带来的铁路、电话是文明的馈赠。在他的无视和迷茫中,马孔多逐渐沦为香蕉公司的经济殖民地——这不算历史虚无主义吗?”
孔怀芳道:“这一段明显是有批判性的……”
王子虚说:“那为什么你看不出来我书里这段情节的批判性呢?”
孔怀芳音量低了几分:“你的批判性不够鲜明。”
“如果我的批判还不够鲜明,”王子虚说,“那马尔克斯的批判就更不鲜明了。孔老师,我有个问题,你是不是读书读得很少啊?你看过《百年孤独》没有?”
孔怀芳没有看过。
实际上,孔怀芳连《石中火》都没有认真看过。
越是没看过,被戳中痛点的时候,就越是生气。孔怀芳于是满脸通红。
“《百年孤独》是我年轻时看的,那时候对文学的思考还不深入,只记得给我留下了很美妙的回忆。但如果时至今日再进行圈点,我也会说其在历史态度和精神导向的层面上,做得也不是很好。”
说罢,孔怀芳抬头又道:“怎么?《百年孤独》贵为名著,就批不得说不得了吗?王子虚同仁奉《百年孤独》为圭臬,那难怪也脱不出其桎梏呀。”
王子虚说:“所以你认为《百年孤独》也有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
孔怀芳说:“有,但是和你的严重程度天壤之别。”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