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 2/4 页)
“这位叫甄木柏,那位叫苏文洛。”
柳玉梅就只介绍了这两个,显然,其余的都没资格让她单独介绍出名字,
李追远面露笑容,微鞠躬:“甄爷爷好。”,再微鞠躬,“苏爷爷好。”,最后,再面向所有老人深鞠躬,“诸位爷爷们好。”
老人们纷纷出声热情回应,一边各种夸赞声响起一边各自在心里嘀咕,这男孩子是谁?
他们都晓得,旁边那个女孩子,才是秦柳俩家仅存的血脉,难道这男孩是少奶奶(大小姐)特意带在身边培养的童养夫?只是,在场的老人都是能和江里王八比岁数的年纪,自然瞧得出来,这孩子身上流露出的那种不卑不亢的气质。
衣冠容易,气质难改。
什么是能被教出来的,什么是真发自内心的从容,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其实,就连柳玉梅都挺意外于男孩的反应。
她之所以叫男孩来喊人,也是因为阿璃还不能说话。
站在背后的刘婷,默默看着这一幕,她很想知道自己这位敬重的主母,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这种见面场合,就是人脉的交接,也是人情的传递。
这哪里是未来记名弟子所能享受的待遇?
“我去拜拜姓丁的老东西。”
柳玉梅穿过前厅向后厅走去,老人们纷纷跟在后面随同。
后厅摆着灵堂,因柳玉梅的到来,又被特意维护清理过,明明已经走了月余了,看起来像是昨儿个刚走正在办着丧事。
这时,丁老二带着长子,从侧廊快步跑来。
丁老二跪在蒲团上,准备回礼,其长子亲自取香递来。
结合先前行礼时的诸位老人反应,李追远猜测,丁家早年应该属于秦家的仆家。柳玉梅下榻丁家,那是进仆人家,身为仆家,自然就得跪主人。
虽是旧习,可依旧有老人还是认这个。
当然,他们认这个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尊重“传统习俗”。
李追远不禁有些疑惑,现如今的秦柳家,人丁凋零至此,还有什么能让这帮老人继续心甘情愿低头捡起旧习的?柳玉梅燃了香,插入香炉。
后退两步,看向身前的蒲团
丁老二马上叩首道:“少奶奶,不可,我哥可受不起您的礼。”身后不少老人也出言劝说,这不符规矩
柳玉梅也没执意要行礼,而是看向李追远:“小远,本该是阿璃代我的,你就辛苦一下,代一下阿璃。丁老大当年也是个汉子,连奶奶我,也得高看他一眼的。”
“嗯。”
李追远上前,开始拜祭。
说实话,这套流程,就算李三江这种老白事来了,都远远没男孩做得专业。
没办法,一个是地方习俗派,一个是资深考究派,男孩那么多的书,也不是白看的。
祭拜结束后,丁老二开始回礼,只见其左手大拇指竖起,右手攥住,向上升腾,再于面前交叉横错,最后双臂下摆。这是门礼
柳玉梅刚准备开口,说小远不懂这些。
却见男孩右手小拇指下竖,左手攥住,向下鱼跃,再接曲臂于胸前,三颔首接礼。周围一众老人,都目露欣赏与追忆。
柳玉梅当即目露疑惑,谁教他的?
其实,《秦氏观蛟法》上,开篇就有记载,这套动作是秦家门内礼,但源自于最早的观测风水气象的动作,其他行业里,也有相似的不借用器具只用手势配合视线测距和测方位的操作。
丁老二行下礼,蟒走游;李追远行上礼,蛟守门。
男孩自然知道自己做出来后,会被柳玉梅怀疑,他是故意的,自己已经被海河大学提前录取了,阿璃也恢复得越来越好,一些事情,也早晚会摊牌。
《秦氏观蛟法》和《柳氏望气诀》的进阶理解认知方法,他以后肯定会告诉柳玉梅丁老二泪流满脸,至少在这一刻,他不是装的,的确是真情流露。
因为这一幕,让他想起当年,跟着自家大哥,向秦家几位爷见礼的情景,那时自己还小,大哥也正年轻。
不善于治家同时还容易被小儿子软磨亲情所左右的家主,本就有点糊涂,而这样的人骨子里,还是感性与敏感居多。这时,身后站着的甄木柏和苏文洛,同时看向另一位老者,他姓盛,先前落座于尾,原是柳氏仆家。
盛老头不自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然后扭头看向身侧的儿子,对他指了指:“去吧。”其子头发已半白,这会儿走出人群,对着李追远开始行柳氏门礼
李追远留意到,柳玉梅的眼睛已经微眯,很显然,老人家生气了。
当狮子被试探时,无论狮子做出怎样的反应,在外人眼里,狮子都已经虚弱了。
这就是江湖,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哪怕明面上恭恭敬敬,但私底下依旧暗流涌动。那俩老人,就是想试探柳玉梅给男孩安排的定位到底是什么,这才迫使盛家人出头。
柳玉梅转怒为笑:“小远,愣着作甚,回礼。”
虽然不知道男孩哪里学的秦家门礼,但柳玉梅相信,他既然会秦家的,没理由不会柳家的。见柳奶奶发话了,李追远也就对这位白发男子行上位礼。
礼毕的那一刻,甄木柏和苏文洛都下意识地挺起了后背,他们身后的其余老人,也都默默凝神,重新审视起这个男孩。没错了,能当众行秦柳两家门礼,那少奶奶(大小姐),就是有意想让他以后来继承秦柳两家的门楣了。
丁老二这时躬身凑了过来,小声询问:“少奶奶,是否可以入席了。”柳玉梅点了点头
众人入座,主位的那个空位,自然是柳玉梅来坐。老一辈坐两桌,年轻一辈坐另两桌。
李追远原本想陪着阿璃去单独吃饭的,却被刘姨走来示意他也上桌,她则将阿璃牵走。
看在阿璃的面子上,李追远只能代责坐上去,他也是主座,两侧是姓甄和姓苏的同龄人,其余人年纪都比他们仨大得多。席面很热闹,桌子之间离得很近,互相说着话也互相听着话。
老一辈那桌说话确实很讲艺术,小辈这里则在模仿艺术。
李追远听出来了,他们在拐着弯地故意套着自己的话,想知道自己更多的信息,身侧的这一男一女,都是一口一个的“追远哥哥”亲切地叫着,但套得最细致。
这俩,是早慧的,自以为拿捏住了这个同龄的男孩,套出话后,还不自觉地勾了勾嘴角,强忍着不流露出自鸣得意的神情。问的都是些生活琐碎,李追远大大方方地将自己过去的生活细节说了出来。
他这边说着,隔壁桌老家伙们此刻都在竖起耳朵听着。可这越听就越心惊,胆儿都开始跟着跳起来。
童言无忌,男孩所说的生活细节,哪能是京里一般孩子所能接触到的?
大家心里不由泛起猜测,目光交流确认他人所想,少奶奶(大小姐),该不会真为自己孙女求来一桩大人物联姻了吧?
柳玉梅其实也在听着隔壁桌的话,她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多细节,但她是知道男孩的脑子到底有多聪明的,说不定是男孩故意在戏耍他们,倒是有趣。
三杯酒,慢喝下肚,柳玉梅将酒杯倒扣她陪这三杯,已是给出极大面子了。
将杯子倒扣,意思也很明确,酒已尽兴,话已说完。
这不禁让在座的所有人面面相觑,他们来之前,其实都各自准备好了“礼单”,都是自家的产业分割,柳玉梅若想顶起秦柳两家的门楣重新出山,他们必须得割肉。
但柳玉梅这态度,分明是不提正事了,也就是压根没想收礼的意思。可不用割肉了,在座的老人们,却全都因此感到惶恐。
他们不信柳玉梅是专程来祭拜丁老大的,毕竟丁老大都下葬一个多月了。可又不是来再立桩子的...总不可能特意找个理由就是来山城走一趟吧?柳玉梅起身,喊了声:“小远。”
“来了,奶奶。”李追远也起身跟过去。
一老一少刚离桌,老人们再次纷纷行礼,甄木柏和苏文洛两个,这次干脆直接跪下来了一段膝行。我们只是按照老法子在做事,您就算生气了也别直接掀桌子呀。
“少奶奶..” “大小姐..”
柳玉梅冰冷的眸光一扫,即刻止住了他们所有人的话头。
紧接着,她指了指桌上自己倒扣的酒杯。
随后,她就牵着男孩的手,向外走去。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