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雄鹰和金丝雀(第 3/3 页)
别的不说,就说这次灾区之行结束后李世民就发现李承乾变了不少,在政事上的见解犀利了很多,同时在看待民生问题的时候也更加全面了。
这不是一般的教导所能够起到的效果。
所以在这次冯智彧开口的时候李世民心里其实是意动的,但他还是下意识的犹豫了。
这是身为帝王的谨慎,李承乾是太子,不是一般的皇子,如果说是李恪或者是李泰的话那么他肯定不会犹豫。
“其实并不一定就得是这次。”想了想,冯智彧找了个合适的方向切入。
“之前我带高明下去见识的是民生,是百姓真正的模样,这是文治的范畴,现在我说的则是武事的范畴。”
“若是作为皇子的话也就罢了,但他是太子,是储君,以后是要继承皇位的,他可以不通武事,但最起码要知道战争是个什么样子的。”
“之前我就跟您说过,院子里长不出栋梁之材,太平天子也做不到言出法随。”
“高明是一定要成为雄鹰的,那么他就有必须要经历要见识的东西,而不是成为一个被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
“叫声再好听也无用,抵不过锋利的喙来的好用。”
“不用让高明非得在这次下去,我想说的其实是只要有机会,不管是吐谷浑、薛延陀、吐蕃、高句丽亦或是其他的藩属国与我们有冲突的时候让高明去看看。”
“你说得对。”听着冯智彧说了这么多,李世民终于开口了。
“若是这大唐让深宫后院里的金丝雀掌了权,那朕与父皇苦心打下的江山也就走到了头了。”
李世民是个马上皇帝,他在这方面的见解往往透彻又深刻。
“您理解就好。”冯智彧也是放心了不少。
“高明得知道,大唐有如今的这个局面是因为我们的拳头硬,那些畏威而不怀德的家伙不是诚心归附我们,是因为害怕我们。”
“高明得知道,无论局势再怎么好,武事也不可能被放下,因为那是最有效的方式。”
“武力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