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无知即是真(第 2/3 页)
“诶,那俩人什么毛病啊?不喜欢喝冯太傅和宿国公家出售的高度酒,反而喜欢喝三勒浆?”
掌柜的站在柜台后面算着账,听着大堂里的食客们唠叨着。
酒馆很小,但是胜在层数多,不过有人点菜的话靠近柜台的大堂都能听得到。
“嘿,这你们可就猜错了。”掌柜的收起账目,笑着看向大堂里刚才发问的食客。
“您二位有所不知啊,这包间里的两人可不是大唐人,而是外国的使臣啊。”
“啥?外国的使臣?”方才提问的食客长大了嘴巴。
“听不出来啊,我听着他说咱们的话和汉人没啥区别啊?”
“这个啊,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那俩是倭国的使臣。”掌柜的笑了笑,但笑容中却带着些许不屑。
“嘁~”出人意料,在听到是倭国的使臣之后,大堂里的大部分食客都发出了不屑的嘘声。
对于倭国人,不说全部,但可以说大部分的汉人对他们的感官都不太友好。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冯智彧的缘故。
不过这也不能说得太过绝对,很多人还是不在意的,真正在意的那些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受过冯智彧恩惠的人。
比如大唐最底层的百姓,因为冯智彧当初带着四十万石粮食进京赈灾,后来又弄了土豆红薯等一切对他们都是利好的措施,所以他们才会愤怒冯智彧所愤怒。
至于掌柜的也很简单,他也算是蒙受冯智彧恩惠的人。
因为冯智彧的缘故,来往于余杭、扬州附近的商人更多了,甚至托冯智彧的福,清远那边因为茶叶的关系也有很多的土产进京。
南方的果蔬还有后来兴起的河鲜海鲜都顺着运河到了长安,而对于商人以及掌柜的这些老板或者其他商贩来说,这并不是他们承冯智彧恩情最大的地方。
最大的地方在于冯智彧的食邑所在地。
冯智彧的爵位全称是江阳县公,而江阳是在扬州,而且还是在大运河与长江交汇的地方,也就是说所有来往于南北方的货物都得从冯智彧的地盘上过。
本来在最开始得知冯智彧成为江阳县公之后很多人都以为冯智彧会卡着这个地方狠狠地赚上一笔,毕竟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以及受李世民重新的程度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大事儿。
但出人意料,冯智彧自从成了这江阳县公之后别说借着运河之便搜刮民脂民膏了,就连食邑地上的事情都很少管。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