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声望惨遭滑铁卢(第 2/3 页)
“玄真的年纪也不小了,来回奔波对他也是一种负担,而且现在的长安怕是已经没有了他的立足之处了,回来也算不得是什么好事儿。”
“或许,留在家乡才是他最好的归宿吧。”
听了李渊的话冯智彧挑了挑眉,但什么都没说。
他倒是挺佩服李渊的,因为历史上的裴寂且不管是什么原因,但的确是死在返京的归途中的。
至于是不是年纪大了再加上车马劳顿导致的那就不好说了。
“要是您是在是闲得慌,要不就来霸上清静清静?正好我这阵子在给青雀和李恪当老师,您也过来看看,算是监督一下?”
没有再毒舌,李渊也算是个可怜人了,插刀这种事儿还是少干的好,容易遭天谴。
不过李渊的回答让他立马就后悔了。
“哦?你还有心思教导青雀他们呢?怎么朕倒是听坊间传闻说这冯太傅新得了两个身姿柔美面如娇花的西域舞姬,正乐不思蜀呢?”
好不容易找到了反击的机会,李渊的语气配上他的表情让冯智彧觉得是格外的讨人嫌。
但偏偏冯智彧还没办法反驳。
他承认,那两匹来自西域的马他骑过了,但外面的传言是自从他把那两个舞姬接回家就开始的,肯定不会是像李渊说的那样。
他现在对于这种时代的特色产物是属于不接受但是也不反对的态度,原因很简单,因为既得利益者是他。
在这个时代,妾的地位实在是不高,而且除了那种原本有实力但后来家道中落的不算,一般人很少有给妾室扶正的。
实际上,小妾和奴隶差不了多少,就算是以后冯智彧把她俩纳为妾室,在地位上她俩甚至都不如冯大这个护卫。
可能整个大唐也就只有冯盎是特例了吧。
冯智彧到现在还记得老头子把陈丽烟给扶正的时候外面有多少的流言蜚语,而且按照唐律来说给妾室扶正是要被流放的,只不过实际上没人管罢了。
顶多就是说两句。
而且流放的话要流放到哪里去?冯家本来就在岭南!
冯智彧知道当初老头子给陈丽烟扶正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陈丽烟和他的发妻有几分相像罢了,再加上那时候的冯盎也没有了什么在往上进一步的心思了,也就不管那些外界的说法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