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冯智彧的黑料(上)(第 1/3 页)
在长安的李世民掌握到了冯智彧一个不算是黑料的黑料,那边在岭南的柴哲威和长孙冲也有了收获。
因为柴哲威他们是从长安来的,无论是在面相、语言和习惯上都和岭南人有很大的区别,再加上他们小时候都是养尊处优的,所以暂时还不能加入到正式行动中去。
最起码得在岭南的高温和太阳下熬上一段时间,晒黑一点、语言和习惯上也学一点岭南的特色后才行。
所以这也就导致他们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天天就跟着冯志戎四处乱窜,像极了十来岁时的冯智彧干的那些事情。
不过这倒还真不是什么不务正业。
晒黑这是需要太阳的作用的,这个急不来,但语言和习惯上是需要经过锻炼的,在这一点上冯盎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意见。
冯家祖上是北燕皇帝,是北方人,虽然在岭南定居多年但都是养尊处优的,和寻常百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尤其是在一些小细节的地方。
因此,他建议柴绍,让冯志戎带着他们二人四处转转,多和当地百姓说说话打打交道,这样才是最快也最好的方法。
柴绍也觉得有道理。
于是乎,高州地界周边就出现了一个和当初的冯智彧一样的该溜子,而且还是三个人。
不过当初的冯智彧可是在玩儿的时候还再给自己的未来部署,但眼下他们三个人就真的是为了玩而玩。
你要说他们不务正业?也不是。
当初冯智彧的脚步可谓是遍及高州各地,甚至连春州和恩州都没少去,而且当初冯智彧跟很多普通百姓都是有密切联系的。
那些百姓去采收山货、野味以及海货,冯智彧定期会收购一起的。
这次冯志戎三个人在冯大父亲的带领下循着冯智彧的脚步走,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忠叔,这就是保安?”
高州最南端的海边,柴哲威和长孙冲一脸的惊奇,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像极了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
“嗯,以前三公子经常来这边,一般都是每年的六月开始到十月结束,一年最少会来一次,多则三次。”
虽然被称为忠叔,但冯忠把自己的地位摆得很正。
“以前总是听智彧说,但果然还是百闻不如一见啊。”长孙冲有些感叹。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